第170部分 (第1/4页)

吴铭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眼前的一切让他生出几分新鲜感;在变幻莫测的霓虹灯映照下;繁华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的对比形成一种巨大的视觉冲击;给人心灵一种非同一般的震撼。

一路走走逛逛;欣赏完沿途堪称“万国博物馆”的建筑;大马路上灯火辉煌的商场、游园、茶肆、戏院、书店、电影院让人目不暇接;不知不觉间;吴铭等人来到了位于公共租界西区静安寺愚园路和梵皇渡路转角处的百乐门歌舞厅门前。

三十年代的百乐门歌舞厅名气极大;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前世吴铭就在不少影视和文学作品中频频见到;对其充满了好奇;此番来到上海;其实并没有准备造访;没想到无意间走走停停;竟然糊里糊涂就逛到了。

既来之则安之;吴铭决定进去亲眼瞧瞧。

大门口的牌子明码标价;舞场按不同时段收费;下午一点到四点半的茶舞;平日门票四十元一位;假日五十元一位;女舞师每节二十五元;其中每节十分钟;男舞师按照包场计算;每人四百元。

下午四点四十分到晚上八点的香槟舞;门票价格为一百元;男女舞师收费标准与茶舞一样;而晚上八点到凌晨一点的晚舞场;最低两百元门票;其余消费另算。与白天不一样的是;晚舞场有爵士乐队伴奏并有歌手现场演唱中、英文歌曲;并有专业男女舞师伴舞;但女舞师的价格上调到了三十五元每节。

孙承元购买了九张门票;两边站开的十几位体态妖娆的迎宾立即笑颜如花地将吴铭等人迎进大门;两位身着旗袍青春靓丽的小姐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回过头介绍百乐门的情况。

歌舞厅共三层;其中一楼为厨房和店面;二楼为舞池和宴会厅;里面的设计极其现代;有大量的镍、水晶和白色木头布置;晶莹剔透的大理石旋转楼梯直接通向大舞厅;最大的舞池计五百余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

大舞池周围及跃层的骑楼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尤其是阳台上一个由玻璃地板做成的透明舞池;下方有脚灯;让人感觉好像在鸡蛋上跳舞;当二楼两层舞厅全部启用时;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

三楼为旅馆;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当舞客准备离场时;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它代号;车夫可以从远处看到;而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

吴铭一行皆身着黑色青年装;虽然看起来于净整洁;但和雍容华贵沾不上半点儿关系;更与舞厅的环境和气氛显得格格不入。百乐门与仙乐斯、新仙林和大都会并称上海四大歌舞厅;消费水平奇高;出入的不是西装革履的权贵就是浑身珠光宝气的富商;一路上吴铭等人受了不少白眼。

百乐门从进门一直从楼梯墙壁往上去;沿途墙壁上挂的都是红舞女照片;以供来宾选择。来到二楼大厅;吴铭直接找了一处距离中央的大舞台偏远的普座坐下;很快有舞女大班过来询问有无相熟的舞女;吴铭婉言谢绝;叫过侍者随便点了些酒水;轻轻松松几百元就开销出去了。

吴铭游目四顾;发现舞池背后的舞台上没有歌女献唱;一支由菲律宾人组成的乐队正在卖力地演奏;这些皮肤黝黑的乐手演奏技术看起来很娴熟;几首曲子下来;华尔兹、伦巴、探戈、恰恰都有涉猎。

刚才迎宾小姐曾介绍;说这些来中国淘金的乐队很能紧跟“潮流”;纽约、巴黎、伦敦流行一首什么样的乐曲;要不了几个月就能搬进百乐门歌舞厅演奏;所以百乐门一直走在时尚流行前沿。

中间的大舞池中;踩着音乐的节拍;一对对衣冠楚楚的男女曳步而舞;身体不断地摇摆;那些貌美如花、如同蹁跹蝴蝶穿梭起舞的舞女们;成为众多来宾目光追逐的焦点。

舞厅的灯光极有规律。

当放节奏快的音乐时;舞池的玻璃地板便出现红色的光;当放舒缓的音乐时;便是蓝色或者绿色的灯。音乐奏响;灯光闪动;穿越玻璃地板的灯光看上去不再那么刺目;反倒是多了一些朦胧。客人们在这流光溢彩的世界之中翩翩起舞;舞者与观者如痴如醉;竟不知身处何乡。

吴铭打望一圈下来;发现这个百乐门歌舞厅果然名不虚传;生意十分火爆;环绕大舞池半圈的座位竟然座无虚席;再加上上方骑楼的包厢和小舞池;一场下来赚了二三十万大洋绝无问题。

就在吴铭尽情欣赏舞池里那些形色俱佳的舞女优美的舞姿的时候;时刻关注四周情况的吕奎元轻轻碰了吴铭一下;同时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