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钠烙铩�

于是赵敬花了大价钱请见怜姬,这一见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从此万劫不复。

人都道赵相官场得意,却不知他这一生情场失意至。

怜姬既有倾国之色,又有无双才情,自然眼界高,虽然被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上两岁的男人博取了芳心,却不甘心做一个妾侍。

给人做妾是什么样的命运怜姬清楚了,平康坊不乏年轻貌美时被赎身出去,色衰爱弛后黯然回来继续为伎的例,更有甚者还有想回而不能的,有被作为礼物送了人的,有被大妇寻个错处关起来的,也有被打死的。

总之赎身为妾这条怜姬想都没想过,没遇到赵敬之前,怜姬的打算是在年老色衰之前自行了断,在最美的时候死去总好过将来门前冷落受人白眼。

遇到赵敬后怜姬更觉此生无憾,而赵敬当时也决定替怜姬赎身,将她带回蓟州去见自己的父母。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等他隔日带了银去平康坊,却发现怜姬已人去楼空,赵敬发了狂似的四处寻找,却只打听到怜姬自赎自身,离开了洛京,至于究竟去了哪,就没人知道了。

不得不说怜姬确实是个为聪慧的女,在平康坊二十年,一双眼早已看透世间情事,她知道赵敬如今与她恩爱,固然将她如珠如宝般疼爱,可时间长了呢,再美的美貌也总有老去那一天,再深的恩爱也有变淡的时候。

赵敬现在不在乎她的出身,反而觉得如此更能增添这段感情的传奇,哪个书生不向往才佳人的奇遇,何况赵敬赢得怜姬垂青,早已成为新晋士中一段佳话。

少年英才,风流韵事,不会成为赵敬人生中的污点,顶多被人羡慕说一句人不风流枉少年。

可怜姬呢,假若从此跟了赵敬,在他妻眼皮底下讨生活,也许年,也许两载,也许更久一点,他们之间的感情终究会淡去。

到那时,一个出身伎坊容华老去的妾,过的将是怎样的日?

更何况,那时候赵敬必然已身居高位,身畔何等美貌的女没有,怜姬,恐怕在他心里不过一段旧日云烟罢了,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被偶尔记起。

人在什么时候才会需要回忆那些年轻往事来慰藉漫长岁月,大抵是老了的时候吧。

这不是怜姬想要的命运。

离开平康坊,怜姬坐在北去的大车中淡淡微笑,身后洛京城越来越远,想必这时赵敬已经发现她不在了。

少年爱侣情浓意重,骤然分离,一定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吧。

迟早都是要断,何不断在叫他一辈都无法忘记的时候。

。。。

 。。。  

第二十九章 不共戴天

赵敬确实把怜姬在心里放了一辈,那样一个艳色无双却又杀伐果断的奇女,没有哪个男人会轻易忘记。

所以二十七年之后,当那一纸书信从西北辗转送到他的手里,他一眼就认出了怜姬的字迹。

怜姬,怜姬,赵敬手握书信,竟忍不住泪湿衣襟。

当年怜姬离开洛京虽然早有准备,但她自幼在平康坊长大,已无亲人在世,一时无处可去,正巧遇上一队北去客商,便随着那商队一向北,最终到了云中。

到云中后机缘巧合认识了当地豪商田安仁,怜姬艳冠京都的容貌让田安仁一见之下惊为天人,他商人出身,并不在乎怜姬身份,娶她做了续弦。

虽为续弦,但毕竟也是正妻身份,怜姬婚后便开始打理一些田家事务,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她发现了一些不妥。

田家明面上是商人,暗地里却做着些见不得光的买卖。

怜姬纵然聪慧绝顶,却也是渐渐才摸透了田家的底,等知道田安仁另一个身份是云中悍匪时,已经连儿都生下来了。

那孩跟着这样的父亲长大,自然也继承了田家的家业,成了个打着商人幌的土匪。

就是这个小土匪,却正是赵敬的亲生骨肉。

当年怜姬所以下嫁田安仁,就是因为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为了不叫孩生下来没有父亲,便嫁入田家,却不想这田家表面上和气生财,内里竟是个土匪窝。

等怜姬发现后悔的时候已经晚了,怜姬在信中写道,妾如今万般无奈,不求郎君原谅,只乞郎君大量,救救孩。

……救救孩。

那个姓田叫田思朗,人送外号天四郎的土匪头,一个月前在作案时被朝廷剿匪的大军抓个正着,如今被关在云中大牢,要不是田家倾尽资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