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生命如割 作者:非池赋

【生命如割】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春子生于普通农家,却经历了离奇遭遇,先是母亲饮恨自尽,后是父亲出家为僧,从小青梅竹马的女友竟沦落风尘,有幸娶到的县委书记之女也香消玉殒。在事业上,他虽以一个高考落榜生的身份破格进入机关吃上皇粮,却在帮助群众致富的工作中落入陷阱,以至不得不背井离乡。但充满戏剧性的是,他在深圳意外地“捡”了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老婆”,进而执掌起拥有数百亿资产的香港大集团。可正当他在落后的家乡掀起声势浩大的发展浪潮,并取得巨大成功时,却抛妻弃子出人意料地消失了。是有了外遇?还是身患绝症?或是另有隐情?……除主人公春子外,小说还成功塑造了李唯一、戴子慧、蔡学良、牛树人、赵晶晶等人物形象。

小说艺术地展现了亲情、爱情、乡情的牵绕纠葛,理想、现实、命运的碰撞交锋,情场、官场、商场的美丑善恶,让人发出生命如歌亦如割的感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说着重叙述了变化无常的人物命运,试图揭示人生的本质意义,具有发人深省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始终贯穿着追求理想、热爱家乡的精神主线,既有重大事件描述,又有细腻情感探幽,人物众多,情节生动,悬念丛生,跌宕起伏;情爱描写雅而不俗,别有风味,值得品读。

【第1章】春子年少逢家变

生命在刹那中起灭,生活在刹那中变化,生死在刹那中相续。有生命即有意识,有意识即有感受,有感受即有苦乐,有苦乐即有分别,有分别即有迎拒,有迎拒即有人我是非种种烦恼丛生,正所谓生命如歌亦如割。

在下的这部小说,便是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叙述这变化无常的命运,揭示人生的本质意义,若能助世人于生死中觉悟人生,于生活中奉献人生,发出生命如割亦如歌的感慨,则善莫大焉。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1995年6月的一天。这一天,对于文州市高峰县老土乡牛磨村的村民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春子被一辆吉普车带走了的事。

就是这个叫春子的年轻人,由于给《文州日报》投稿反映村干部因工作作风粗暴,致使一超生农妇服毒自尽,引起民怨的事,让老土乡党政领导极为不满。刚送走赶来调查采访的记者,乡长聂连生便亲自带领几名乡干部重又来到牛磨村,把春子叫到村部进行了足足一下午的严辞训斥。

几天后,他竟被乡政府的吉普车带走了……

******

春子本名叫牛春早,1975年夏天生于这个叫牛磨村的穷山沟沟。据说这娃出生时脖子卡在产道半天出不来,他娘几度疼昏过去,急得接生婆汗流夹背。后来好不容易弄出来了,原来是他脑袋瓜过大的缘故。春子爸叫牛树人,是村小的民办老师,算是有些文化,儿子还没出生就给起好了名字,叫牛春早,大概是希望儿子早早迎来人生的春天。本来是一个好好的名字,但乡亲们却唤成了“春子”,也许是他们觉着这样叫更顺口吧。也有一些恶作剧者故意叫他“蠢子”,但由于这娃聪明,尤其是上学以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便鲜有人这样叫了。

春子12岁时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老土乡初级中学,给牛树人挣足了脸面,但他做梦也想不到,儿子带给他的喜悦心情尚未褪去,紧接而来的是他这一生中最沉重的打击。

那是1987年10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牛树人在去村小的路上,走了不到两里地,大概是路程的一半的时候,他发觉自己把昨晚备好的课给忘家里了,而第三节正是自己的课,他是个对学生极负责的人,从不上无准备的课,便决定回家去取,那样还来得及。

当牛树人赶到自家门前之时,发觉关着的大门并没有上锁,他用手准备将门推开,没想到里面竟上了栓。奇怪,老婆说好上午去给稻田里放水的,怎么还在家呢,而且还栓起门?

“银莲……”牛树人叫老婆李银莲的名字,没有听见反应。“银莲,开门,银莲……”牛树人提高了嗓音,并拍起了门。还是没有反应,奇怪了,他用耳朵帖在门上,方听到里面传来唏唏嗦嗦的声音。“来了,等下子,就来开了……”牛树人感觉老婆老半天传来的声音有些发颤。

“吱呀”一声,门开了。“你怎么突然回来啦?”老婆先他发问,倒让牛树人把刚想问她的话给咽回去了,“我忘带备课本了。”“丢三拉四,我帮你去拿。”说着,还没让牛树人看清她脸上有什么微妙的变化,她便转身回房了。牛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