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吃了几年的药,不见好。”

“都在什么医院看过呢?”

“多是乡下郎中开的药,只去过一次县医院,便没钱再去了。”

春子若有所思,问道:“你想把他的病治好吗?”

“想,当然想,谁愿把一个家弄成这样子呢。”

春子打开公文包,从里面取出一叠钞票数了数,然后拉着杨丹长满厚茧的手,将钞票放在她手中,“这是一万块钱,你陪三筋找家好的医院看病去吧,如果不够我再想办法。”

“这怎么可以呢?”杨丹不敢接钱,“这么多钱用掉了我还不起呀。”

春子将杨丹的手掌合拢,“这钱不要你还的。”

“那我更不能收,你没有理由要帮我们啊。”

()免费TXT小说下载

春子说:“有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

杨丹热泪盈眶,深情地望着春子说:“如果你不嫌我身子脏,我愿陪你睡,多少次都行。”

“你老毛病又犯了不是,”春子说:“我现在就是要帮你拥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和三筋好好过日子。”

杨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春子叫来司机,载着杨丹和她的两袋米,继续开车上路了。

春子给杨丹的一万元钱,是郑金平老婆邹娜说与他父亲合伙种天麻或仙人掌的,春子这次回家就是想将邹娜的两万元钱交给父亲,让他明年购天麻种子用。如今给了杨丹一万,这缺口怎么办?春子想自己已是一个拿工资的人,竟除掉开支没攒到几个钱,真是惭愧。他突然想起牛芳玲曾寄给自己一万元存在银行,不如拿那笔钱一用,等自己将来攒足了一万元再还她。

想到牛芳玲,春子又不安起来。他已两次到文州寻她了,却一无所获。“她为什么要躲着我呢,难道她嫁了人?可她是深爱着我的,又如何会嫁给他人呢,难道是为了钱?”春子冒出一连串的疑问。

“牛芳玲写信给我,可能出于她内心的愧疚,而她丈夫是个有钱人,所以就想用钱来给予我感情上的补偿。”想到这,春子感到撕心裂肺的痛。尔后他又一再在内心否认,“不可能,牛芳玲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

回到家,乡亲们闻讯都赶了来,像众星捧月般围在春子左右。参与了种养的乡亲畅谈今年的好收成,没参与的则表示来年显身手。原本心情不算好的春子被大家热烈地情绪所感染,便站起来对乡亲们说:“明年我们大干一场,牛磨村就成了小康村。”

牛树人看着儿子的样子直乐,他想起当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也是这么豪情万丈。转念又不禁想到牛双全在村民面前也这么风光过,“但那只是恶人的霸气,哪像现在儿子这样充满英雄的豪气。”牛树人想。他朝脑中的牛双全的昔日形象给予轻蔑地一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 ***

高峰县本无旅游开发所需的浩大经费,但县委、县政府采取灵活务实的市场化动作方式,大多数项目都由客商垫资开发,政府只承诺在景区或县城较繁华地段划拨土地给他们作为补偿,供客商作商业开发之用。这些项目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也存在一定风险。而净林禅寺修缮工程是由政府出资的,文州市金多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几个项目当中,就包括这一重大工程。

净林禅寺位于高峰县城东南方向约15公里处,这里崇山峻岭、树木繁茂、风光秀丽,庙宇就建在一座山的半山腰,前临江水,背倚大山。

净林禅寺是明末降清大臣钱谦益晚年时捐建。他在明、清两代都担任礼部尚书、礼部侍郎兼管秘书院事等要职,告老还乡后在全国各地游历,途经高峰时遇见一位得道高僧,经高僧点化,他有感于自己一生不能为坚守节操而死,但愿余生归心佛门、积累功德,以求来世获得福报,遂倾尽家财帮助那位高僧在此兴建佛家寺庙,取名净林禅寺。

该寺完工于公元1663年,历经三百多年风霜雨雪,几度兴废,到现在不仅经卷遗失大半,建筑也多有损毁。所幸的是,该寺所藏的中国佛教禅宗始祖——惠能的两颗舍利尚在,从而奠定了净林禅寺在当代佛教界的地位。该寺现有僧众18名,方丈为净苦法师。

高峰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净林禅寺进行大修,得到了省宗教和旅游部门的大量资金支持,并派出专家实地进行指导。一时间,寂静多年的净林禅寺热闹非凡。

*** *** *** ***

而就在此时,高峰县委机关里也是一片热闹,人们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