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这一流派还有一些其它的传承,说起来太麻烦,我们就不去一一说它了。”

说到这里,孙云暂停了下来,喝了口水饮饮嗓子。

叶梓则在心里。勾勒出一幅从贝多芬开始,由几十位伟大钢琴家构成的传承脉络。当中的一支分外清晰。那便是孙云刚才所介绍的。其它的则隐在其中,看不清楚。不过,其庞大的枝节,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乐圣贝多芬在西洋乐坛的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歇了一歇,孙云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r系的钢琴家,基本上都是源出于两位鲁宾斯坦。鲁宾斯坦兄弟倡议,并且创办了r国第一所音乐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安东?鲁宾斯坦是这所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柴可夫斯基就是这所音乐学院第一届的毕业生。”

“r系的源头就是这所音乐学院。它的学生中包括了很多十九世纪末期的著名钢琴家,比如阿连斯基、西洛蒂等人。”

“西洛蒂这位钢琴家既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堂兄,又是他的老师。他的另一位弟子也是赫赫有名,那便是斯科里亚宾。”

“现代r系钢琴家,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位传承下来的。”

在孙云的描述下,r系钢琴家的传承也是清晰可辨。

“至于f国派系”说到这里,孙云摇了摇头:“说实话,这个派系很有一点混乱的感觉。从我个人来讲,我不太愿意将它归结为一个真正的钢琴派系。”

“不算一个真正的派系?”叶梓出言问了一句。这样的评价出自一向善意待人的孙云之口,很难让叶梓理解。

蔡清德也是轻轻摇头:“没错。说它是一个传承清晰的钢琴派系,真的很难讲通。小叶子,你听孙云跟你说说,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讲了。”

“好的,爵士。”

孙云用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击了几下,再次摇了摇头,这才继续说道。

“提起f国流派,那就要说到音乐史上两位著名的人物,肖邦和李斯特。f国派系就是肇始于他们两个。”

“小叶子,是不是有点奇怪啊?这两位天才横溢的钢琴家、作曲家流传下来的钢琴流派,居然会被我如此贬低。”孙云问道。

叶梓正为这个感到疑惑呢。

音乐史记载,肖邦也好李斯特也好,在作曲和演奏方面都可称为大师,尤其李斯特更是有“钢琴之王”的称号。这样的人物开创的钢琴流派,居然在孙云的眼里评价如此之低?

为什么?

难道,倪俊传授的这些,真的都是错误的吗?

叶梓微微紧张起来。

无论是孙云还是倪俊,都是叶梓尊敬的老师和长辈,他绝不希望看见两位老师之间出现不可弥合的分歧。

仿佛是知道叶梓在想些什么,孙云一开口就是叶梓关心的问题。

“小叶子,派系这种事情你不用把它看得多么严重。就像我跟倪俊争了几十年,谁也别想说服谁,谁也别想占据上风。”

“但是不管我们的音乐理念是怎样的,这么多年下来,我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所以,你大可不必为我们担心。”

“至于说到你,倪俊教你的都是演奏技巧上的东西,跟钢琴流派的关系不是很大。在教你之前我们是商量过的,派系这些事情我们都不插手,由你自己选择。”

“反正,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孙云耸了耸肩,笑道:“以后,你头疼的会是古典吉他上的流派选择,而不是钢琴演奏。”

孙云这话一说,现场的气氛立刻轻松了下来。孙云说的一点都没错,叶梓学习的是古典吉他的演奏而不是钢琴,钢琴派系之间的争斗,跟他的关系真的不大。

喝了口水,孙云继续。

“一个演奏流派,它的源头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承。”

“f国派的源头是肖邦和李斯特,这两位当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十九世纪中叶的f国首都paris,并不看重钢琴演奏。当时paris的音乐风尚是歌剧和芭蕾,这样的情况要到1870年以后才逐渐改善。”

“那么在当时,钢琴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才会进行演奏呢?一个是沙龙,贵族举办的沙龙,肖邦和李斯特都经常在沙龙里演奏。另一个就是舞会。但是小叶子你要知道,在沙龙和舞会这样的场合,钢琴只是一种贵族们附庸风雅的点缀而已,不是主体。”

“这样的情况就确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