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1/4页)

不过假如茹兰能够提前认识曾纯,问一问曾纯朱老师上课时的情况她就会知道。朱老师在说你“这一点做得很好”之后,接下去多半可就没什么好话了。如果朱老师完全认可你的演唱,她会直截了当的跟你说“这首歌唱的不错”,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一句“你这一点做得很好”。这一点做得很好,那就意味着你肯定还有其它做得不是很好的地方。说话听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老师收了很多学生,大多数都是极有演唱天赋的女孩子,平时不上课的时候,朱老师对待这些学生亲切和蔼。甚至溺爱纵容,师生相处完全就像母女一样和xie亲近。但是只要一上课,朱老师立刻就会化身最严厉的“大魔头”,她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任何不应该出现的错误都会招致朱老师最严厉的训斥。

朱老师的眼光当然分得清楚什么样的错误是学生正常出现的,什么样的错误又是她们完全可以避免的。

“但是茹兰,接下来我就必须要批评你了。”好话说过,朱老师果然开始挑刺了。这就说明茹兰刚才的演唱中一定出现了让朱老师无法忍受的不应该发生的错误。

“我知道你的音域对于这首歌曲来讲远远不够,所以你降了一个调来演唱。这很好。”朱老师的表情很严肃,说“很好”的时候也完全没有一丝笑容:“但是既然已经降调了,那你为什么不再降半度?现在这个调性对你来讲还是非常吃力,所以最后一段高音假声你完全没有任何发挥,只是勉强完成了演唱而已。”

“我刚才就说了,你的演唱三七开。七分是前面一大段极其出色的完美演唱,剩下的三分就是最后这一小段的高音假声,这一段我认为是不及格的。”

“因为这一段演唱的拖累,整首歌曲在完整性方面有很大欠缺,我给你打了92。5分就是这个意思。”

刚才倪俊还在表扬茹兰的演唱完成度很高。这会儿朱老师却认为茹兰的演唱完整性不够,两人的观点大相径庭,这是……要各自“捍卫”自己立场和观点的架势啊。

倪俊立刻出声反驳:“朱老师,您的观点我可不太接受,我认为最后这一段的高音假声只要唱到了就足以过关了,而且茹兰这样稍微有点勉强的演唱也能特别体现出一种嘶喊的味道来,跟歌曲的意境也相当符合,您这样的看法对于茹兰选手可是有点苛刻啊。”

“苛刻?不不不,一点都不苛刻。”朱老师当然不可能接受“对于选手过于苛刻”这样的评价,那可是倪俊身上的独家标签。

“作为一个歌手,上台之前就应该对于演唱的歌曲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上台之后碰运气一样去尝试做到。茹兰明明知道最后一段对于她来说会很勉强,她完全可以事先再降半个调,那样她就能真正完整掌控这首歌曲所有的演唱。”

“但是那样一来,前面一整段就偏低了一点,茹兰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演唱实力完全发挥出来。”倪俊对于歌曲演唱同样在行,他抓住了茹兰只降一个调的真正用意。

倪俊所说完全正确。

歌手演唱每一首歌曲都有一个最合适自己发挥的调性,这个调性不仅仅只是指能够舒服的唱出最高音,而是指整首歌曲都能很舒服的进行演唱。一般来说只要最高音能够舒服的唱上去,整首歌曲的演唱同样也会非常舒服,但是在有些歌曲上面这种“一般来说”就不灵验了,对于这些歌曲,合适调性的选择就会变的非常尴尬。

这样的歌曲基本上都是那种音域跨度大演唱难度高的类型,比如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按照原调来唱大多数歌手都将无法完成,演唱时降调处理就成为一种必然的合适的做法。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降调究竟要降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降了一个调之后,整个前面一大段茹兰都能唱得非常舒服,音高正好在她的音域范围之内,而且是发挥起来最舒服的那个范围。但是到了最后一段,音高又有点稍稍偏高,需要茹兰努力一下才能唱到那个音高高度。如果像朱老师讲的那样再继续往下降半个调,情况又颠倒过来了。后面这最后一段茹兰的确是能唱得非常舒服了,音高完全可以有控制有发挥的唱上去,但是前面整个一大段就会变得稍微偏低了一点,演唱起来会让茹兰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歌手唱歌都需要找到最合适自己演唱的那个调性,音高了歌手唱不上去会觉得力不从心,调性低了歌手同样也会力不从心。有些旋律它就必须在一定的音高高度上面歌手才能完全发挥出来,低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就是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