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宁楚所住是一个以竹石为主景园林,园中有假山,分别以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各自成景。李世民亲自陪着宁楚,穿过进入后院半月门,院内树木苍苍,柔和月色洒照着院内水池石山、桥亭流水,配上夏虫鸣唱合奏,有种出尘超然气氛。

李世民朝院中亭子一颔首,微微笑道:“宁公子,天色还早,不如去亭子里坐一坐?”

宁楚自从用冥想就可以代替睡眠之后,作息时间就不用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了,所以点了点头,走进亭子里坐下。亭内石桌上摆有几盘精致糕点,就连倒出来茶都是热,看来是刚刚准备好。只是宁楚一向不怎么爱吃糕点,茶水也不太喝,所以就算准备再精致他也没兴趣。

宁楚捡了一块带肉馅糕点,掰开喂给黑墨吃。他知道李世民是有话和他说,但他却受不了这种拐弯抹角气氛,直接开口道:“你为何不要那慈航静斋支持?”

李世民没料到宁楚会一开口就是这个问题,笑笑道:“宁公子看得真通透。”

宁楚任凭黑墨舔着他指间糕点碎屑,抬起头直视着坐在对面李世民。其实这个人心思很好猜,他肯定是察觉到慈航静斋势力难以控制,就转而找上他。因为他手里和氏璧是慈航静斋赠予,间接也就得到了慈航静斋支持。所以尽管知道了他可能是邪帝向雨田弟子,也要冒险一试,先下手为强地传出了那个匪夷所思谣言,作为牵制慈航静斋一个最好筹码。

不过李世民打这个好算盘,却缺了最关键一个算珠。和氏璧早就在他手里化成灰了。

李世民自然不知道宁楚在想什么,面对着他沉静目光,李世民侃侃而谈道:“宁公子,明人不说暗话,慈航静斋手持和氏璧选天下明主,实际上是道统之争,争是玄门正宗地位。隋朝文帝、炀帝二君时,三十七年间,全寺院便达到三千九百八十五所。我在长安时曾去过一间清禅寺,规模大得惊人。曾有人形容此寺,‘九级浮空,重廓远摄,堂殿院宇,众事园成,竹树森繁,园圃周绕,水陆庄田,仓廪碾常��獠赜��>┦σ笥校�薰�怂隆��翟谑歉錾莼��碌刂髯�啊T谡馐��昙洌�窦湓焖虏恢梗�巡苹跽呤�僖冢�热宋耷睿�庾庥拐呤��颍��痔煜轮�疲��鹩衅淦甙朔帧D��樱�闼等粽馓煜拢�淮群骄舱�途荒铎�核�С置髦魉�茫�乱桓鍪⑹溃�眯枰�嗌俳鹨�炊颇欠鹣裆贤庖隆!�

宁楚静静地听着,李世民这种高门大阀子弟,自然是见人说人话,逢鬼话鬼语。连具体数字都举例出来了,看来是下过一番苦功夫。若换了其他人,恐怕早就被说得无比热血了。宁楚却连表情都没变一下,只是淡淡道:“李公子说得很透彻,但从相反角度来看,慈航静斋既然有如此雄厚财力和人力,正值乱世,李阀放弃岂不是很吃亏?更何况,你说那个难题根本就不是难题,等谁一统天下之后,下一道旨意,下令以后当和尚需要考各种经法,发度牒才给剃度,不就得了?当和尚比当状元还难,我看这天下也不会有那么多酒肉和尚。”他记得真实历史上,确实唐太宗当皇帝之后,和尚考试无比难。

李世民不禁一愣,他知道宁楚不是一般人,所以也没把他当普通人糊弄,但没想到他居然能这么快就想到这点。慈航静斋支持,他确实是不想放弃,毕竟那背后代表着无穷财力和遍布各地寺院势力。李世民一时被挤兑得无话可说,看着宁楚白玉般指尖摩挲着茶杯边缘,那修长白皙手指,竟和那白瓷颜色一样洁白耀眼,李世民一时竟看得呆了。

“宁公子说得真好。”一个温婉清澈女声突然在院子里响起,宁楚一点都不意外地看到一身男装打扮师妃暄从假山后转了出来,绝美脸上挂着淡淡笑容,一点都不在乎自己刚刚是在偷听。

“宁公子好像并不意外在这里看到妃暄?”师妃暄大大方方地走进亭子,在宁楚右手侧坐下,笑语嫣然地说道。

宁楚摸着黑墨头,安抚着因为师妃暄出现而显得烦躁它,口中淡淡说道:“这世上没有永远敌人,只有永恒利益。李公子之前讲全寺庙数字,不是师姑娘给,他也查不出来那么详细。看来两位已经达成协议,由慈航静斋支持李阀,然后李阀会清理掉玄门中毒瘤。哦,不,我说错了。是慈航静斋支持不是李阀,而是李二公子。”

李世民和师妃暄一开始还含笑听着,但听到宁楚最后一句话时,不禁同时脸色一变。他们知道宁楚能看透许多事,但没想到连这个他都看出来了。

师妃暄略一失神过后,秀眸变得又明亮又锐利,好整以暇地说道:“宁公子言重了,我和世民兄只不过是信念相同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