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 (第1/4页)

第三百四十一章南岳会议

高飞在稳坐钓鱼台整训部队之际,日本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因为占领了武汉的日军发现原来他们十分倚重的汪精卫的卖国言论只得到了极少数人的拥护,汪精卫对日本人来说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因为在人脉与主张、主义上,汪精卫是被人唾弃的汉奸走狗卖国贼,而蒋介石则是领导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的领袖,两者之间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因为高飞连续策划的刺杀汪精卫等人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高飞接到命令与参谋长沈英雄赶赴南岳衡山参加高级军官战略军事会议,新一师内部整训工作交由蔡文治主持,因为部队的整训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所以蔡文治的负担也相对轻松了很多,由战略决策层走到前线部队亲自带兵,是蔡文治一直以来的理想和梦想,蔡文治也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是他更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与高飞这样的人搭档在他看来是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如果中**人都这样以死报国,那驱逐日寇必定指日可待。

但是,蔡文治也不是绝对的盲目乐观,中日两国之间巨大的差距无疑只能用官兵们的生命与鲜血去弥补了!

高飞抵达衡山时,正好赶上中国代表团的周恩来与叶剑英一同赴会,不过作为黄埔系新进崛起的高级军官,也是此次参加会议军衔最低的一个师长,高飞还是很自觉的忽略了□□代表团的存在。

会议定在天和宫大殿召开,除了一如既往的戒备森严之外,高飞发现了此番会议的一个亮点,那就是薛岳似乎显得十分高调?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夸夸其谈?与其以往低调行事的作风大有不同?

一身戎装的蒋介石步入会场之后,全体将领立即起立敬礼,蒋介石解下披风看看了众人,摆了下手道:“大家都座嘛!都坐下谈,这次军事会议就是要集思广益的,我也请了□□方面的周恩来与叶剑英过来,请他们也谈谈。”

蒋介石坐下后,何应钦站了起来,推了推眼镜清了清嗓子道:“自去年十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日本人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足襟见肘,人力、物力更是消耗巨大,其政府财政经济陷入困境,日本国内反战厌战情绪开始滋长,因为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和对外政策的分歧使得日本人已经失去了部分战略主动,在我军正面战场的节节抵抗之下,与敌后武装打击之下,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日本侵略军被迫调整其侵华方针。在政治上,放弃过去“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立场,转而对国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在军事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重点巩固已有占领区。在经济上,加紧经济掠夺,力图“以战养战”,中日之战已经进入了领袖所言的相持阶段。”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南岳会议(2)

何应钦来到地图前看了一眼薛岳和顾祝同继续道:“武汉失陷后,冈村宁次指挥的日军第十一军与薛岳指挥的第九战区和顾祝同指挥的第三战区部队在修水这个地区对峙于修水两岸,本月初日军部队开始逐渐向德安、湖口等地集中,并有转运大量汽油、柴油与弹药军备物资的迹象,我军判断日军意图将在德安、湖口一线策动较大的行动。”

周恩来听了何应钦的简报,似乎感觉此次简报算得上中肯,没有如同以往一般的完全抹灭敌后游击战的成果,于是也开口道:“**同志与朱德、彭德怀等同志通过分析,认为在正面战场的策应之下,可以将游击战争提升到战略地位。中日战争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被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但是这个大而弱的国家却处于历史的进步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敌人在我们这个大国中占地甚广,但敌人国小兵少,在其占领区留下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并一坚定的部队和广泛的人民群众作为基础,发动面前的人民战争!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作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并且和正面战场相配合,建立根据地,利用敌人内部矛盾、扬长避短,保存和发展自己,打击和消耗敌人,配合和协同友军,推动战略形势朝着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前进!”

周恩来的话让在座的将领们纷纷小声的讨论了起来,蒋介石则不悦的皱了皱眉头,因为这个风头似乎被周恩来抢夺了去,了解蒋介石意图的顾祝同当即发难道:“游击队、游击队!游手好闲!不堪一击!随时散队!我借问一下,武器装备、弹药补给从何而来,不是又要中央拨发武器装备吧?借抗战之机坐大实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