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皇帝震怒,太后虽然强压下去,但毕竟不是亲生儿子,她虽是先帝的继后,可是面对元后嫡子,心底总是有些虚,因为当年,当年……杨太后紧握住拳头把那翻涌上来的往事强按下去,不该去想的事,就不应翻上来。

“范老头那老不死的,当初若不是他带头,先帝怎么会给皇上订了方氏为后!”杨太后想到当年的盘算被人挑翻就来气,虽然杨妃还是进了宫,可是上头有个皇后压着,就算她给侄女撑腰,还是难免要低人一头。

世子夫人郑氏轻瞄了长嫂一眼,笑着劝慰太后:“娘娘,杨妃娘娘虽非正宫,但,兴许她随了您的福气呢?”这话说得极隐讳,但个中含意却令太后眼眸一亮,是啊!她自己进宫时不过是个小才人,后来先帝不也抬举她,封她为后,现在更是贵为太后?

“杨妃娘娘是个有福的,虽然兰妃也育有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但皇上向来看重五皇子。”富阳侯世子夫人续道,总算让太后的心情阴转晴,露出浅浅的笑意来。

“你说的是。”太后招手让她到跟前来,“往日少见你进宫,今日一见,果然是个聪慧的,怪不得你婆婆总说你好。”

世子夫人郑氏羞赧的红了脸,富阳侯夫人也凑趣称赞儿媳,倒是前世子夫人魏氏被晾在一旁,暗自气恼。

太后跟富阳侯夫人又说了好一会儿家常,魏氏见她们压根不提杨十一郎的事,婆婆也未向太后提丈夫日后的安排,心里焦急万分,却不好开口插嘴。

眼见太后端茶送客,她不由露出焦急神色,就要张口求情,却被妯娌狠狠的拉住,太后淡淡的扫了她一眼,朝世子夫人示意,让她松开魏氏,世子夫人见状便松手退开,魏氏便扑到太后跟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紧跟着抬头欲言时,却被太后铁青的脸吓得说不出话。

富阳侯夫人赶忙拉起长媳,心里暗恼长媳怎么失了以往的机灵劲儿,也不想想她如今的身份,要进宫一趟可不容易啊!偏她进来就只晓得嚎,都把太后惹恼了,再说事,太后听得进去?没立即打发她们出去就算万幸了!

“大嫂这是伤心,大伯如今没了差事,十一郎又远在西北,日后她要进宫孝顺您可不易了!”世子夫人郑氏为长嫂的行为圆了过去,太后明知不是如此,但总算缓和下语气道:“你也不必太伤心,皇上把十一郎放到西北大营去,就是盼着他能戴罪立功,你若是有福的,只消他立功建业,何愁没有诰命加封?”

得了太后这话,魏氏总算稍稍定了心,待她们婆媳一行三人告退离开,慈安宫暖阁里立时传出清冽的磁器碎裂声。

“这个蠢货!我就说十一郎那么聪明的孩子,怎么事到临头却犯了蠢,哼,大概就是随了他娘的。”

女官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提醒太后,当初杨家十一郎说要去整范家小郎君时,她老人家可是拍手叫好,还帮着筹划、给人手,甚至还让心腹去安置那些人,皇帝震怒要严惩,她除了压下这事,还把那些人交出去担罪。

“太后娘娘息怒,杨大太太也是慈母心肠,见不得儿子受苦。”侍候太后已有三十多年的管事女官严姑姑端了茶盅过来,轻声的为富阳侯前世子夫人魏氏说话。

“哼!那个蠢货也不想想,她如今的身份,就算哀家贵为太后,难道能天天召她入宫?有要紧事不紧着说,只会哭哭啼啼。”

“她哭,不也是件好事吗?省得您还得费心推了她求的事。”严姑姑轻声笑道。

杨太后抿着唇轻掀茶盖,茶香飘散开来,她眯着眼闻着那股香气,良久才说:“只消爵位还在杨家,那就诸事不愁,丢了世子之位,顶多日后再要皇上赏他个伯位就是。”

严姑姑连声称是,又说了太后所出的两位长公主的事,总算让太后把杨家那一摊事丢到脑后去。

不多时,方皇后的椒房殿就得到消息,方皇后笑着摇了摇头,低头对年方七岁的三公主道:“这笔要握好,否则写出来的字就不正,不漂亮了。”

三公主楚琪如点头,专心写字,待她把描红写完,方皇后一一评点每个字的优缺之处,三公主忍不住嘟起小嘴,“人家写得很辛苦,母后您尽挑人毛病,都不说人家好的。”

“光说你好的,却不提醒你写不好的,那是害你,不是疼你。”

三公主还是不高兴,皇后身边的女官田姑姑笑着安抚她,逗弄良久才把人哄笑,方皇后让宫女侍候公主去吃点心,打发走女儿,皇后才对田姑姑说:“养孩子真是累人!亏得有你帮着哄她。”

田姑姑是皇后进宫就在身边侍候的,对这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