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杜云寻两手一摊很无赖的笑弯眸,“谁让她们大晚上不睡觉,要起来闲逛呢?就是要逛,我家后园也够大的了,她们若要一夜不睡净闲逛也有得是地方让她们逛。”

但偏偏不是,她们进府里是想伺机攀附上来,大老爷就不用想了,有小万氏在,她们不好撬自家人墙角,那就两个地方可去啦!

若是赖上杜云寻,兴许能捞个正室坐,但他年纪太小,说不定连男女事都不通,成事机会不大,杜云启有通房丫鬟了,男女之事不陌生,办起事来应该顺利得多,而且嫡长孙比次孙受重视,只有成了杜云启的妻子,万家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至于杜云启及杜家会不会因此受影响?那才不是她们关心的事。“我那二婶还算是个聪明的,问了句,万一祖父和父亲的差事因此受影响,怎么办?”

“她们怎么说?”

“我那位祖母很不客气的说,反正好事她们都沾不上手,那就让我们尝尝遭难是个什么滋味吧!”

范安柏无语。

“对了!阿昭的画像,你娘看了之后有何反应?”

范安柏苦笑,“我娘没好气的骂我们,怎能因为她想要个女儿,就让人照小路的模样画副他穿女装的画给她?”

杜云寻讶异的看着他,“她还是想不起来?”

“嗯,而且头疼的次数增多了!丁嬷嬷她们都不敢在她跟前多说。”

“你与郎大夫说过你娘的病没有?”杜云寻沉吟良久才缓声问道。

范安柏摇头,“没说,这算是病吗?”他不确定,祖父和父亲并不认为是病。

杜云寻也不确定,“就算不是病,好好的人竟把自己十月怀胎的女儿给忘了,若不是病,那又该如何解释呢?”

“回头我再找他问问吧!”范安柏道,“你这几日都没出门?”

“没有。”杜云寻翻开身边的一本书,“一出院子,我那好母亲的亲戚就围上来了,烦得死人!”

杜老夫人及杜二老爷他们是回去了,但杜夫人小万氏的娘家人却留了下来,因才娶媳,杜相也不好把儿媳的娘家人扔出去,只能由着小万氏把她的外甥女、侄女留下来。

杜老夫人虽与杜夫人是姑侄,但杜夫人回京后便与老夫人分庭抗礼,婆媳两开始斗法,虽同是万家女,然利益上有冲突,因此依附两人的便有所不同,跟着老夫人的心想。这边毕竟是小万氏的地盘,她们再赖下来也讨不着好,还是跟回去吧!

老夫人病了,她们回去讨好她,嫁不了杜家大房的两个孙子,嫁二房、三房的表哥们也不错啊!都是杜家子孙嘛!

追随小万氏的人见老夫人一派的败退,心中隐约有种优越感。觉得小万氏当家,她们必能得着好处,杜云寻没订亲,若能常常在他跟前露脸,来个日久生情……享福的好日子还远吗?

算盘打得霹啪响。深恐人不知。“万氏和杨氏都犯了相同的错。”

“哦?什么错?”

“杨氏把楚氏王朝的皇后之位视为禁脔,万氏则把杜家当成私产,她们都没把自己当成婆家的人,而是不断的从婆家捞好处给娘家,供着娘家,不给她们好处反似欠了她家的。”

杜云寻掩嘴轻笑。“我娘的陪房家,有两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子,哥哥又从他那里拨了两个给我当小厮。他们几个都是憨厚的,偏偏奉命要护我周全,每每被那几个女人吓的白了脸,却不敢有一丝松懈。”

“你跟你哥合好了?”

“他不多疑瞎猜。我就不说话噎他。”杜云寻没因他是亲兄长就对他客气。范安柏笑着转移话题,“你哥明年要考春闱,你呢?”

“我不考,下回再说,你大概是要考的吧?”范安柏点点头,他打算考春闱,然后听从皇帝的安排。再往广陵书院去,这回去不再是去读书了,而是以官员的身份去向有识之士请教,也就是奉皇命去学习的。

皇帝想拉拢在野饱学之士,多年来不断的派出太学生去各地书院就读,想要让这些年轻学子能多方吸收知识,而非坐井观天,以为学术界只有太学那一片天,而不知外头天地有多大。

诚然太学是大燕最高等的学府,但多数太学生是高官、权爵之子,就算父祖是高官,也不保证子孙书读得好,权爵之家的子弟的情况更加严重,太学每月皆有月考,连着三次月考不过,就会被请回家去好好自习,能存活下来的太学生,都非常自傲自豪,久而久之就有点目下无尘。

皇帝因皇后建议,时不时往太学巡视,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