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部分 (第1/4页)

当诸王遇刺的消息传回京城,梅妃很满意,借安王妃之手,给护国公府的女眷们诸多赏赐。

就在那时,护国公接到消息,除了他们的人之外,还有另一拨刺客,看身形亦是行伍出身的,他们与之交手后,觉得应是富阳侯府的人。

那天护国公就道不好,紧急遣人要去保护安王,结果还是迟了一步,富阳侯的人已然出手,魏家的人只来得及除掉那些刺客,却来不及保住安王的命。

护国公夫人又长叹一声,这些事怎么跟女儿说?看来只能瞒女儿一辈子了!

大公主虽凉薄,但制度摆在那儿,由不得她不乖乖遵守,为兄弟服丧,齐衰,丧期一年。

当宫人奉命来检视大公主居所,可有什么地方不妥时,大公主气得直跺脚,就要破口大骂,亏得被她身边侍候的宫人们捂了嘴强抱住,才没惹出事端来。

皇后得了宫人回报,不住摇头叹息,七公主坐在两个姐姐中间,不解的问,“七皇兄过世,大家心里都难过着呢!大姐姐是生那些贼人的气吗?”

兰妃伸手抱七公主搂到怀里,“你大姐姐是生那些贼人的气啊!若不是那些贼人作坏,你七皇兄也不会死,你七皇嫂肚子里的孩子也不会还没落地,就没了亲爹。”

七公主点头,二公主牵着她往外头去,还不忘招呼三公主,看着三位公主一起走了,皇后才低声抱怨,“你说这算什么事,她年纪最长,却是几个公主里头最不懂事的。”

兰妃笑,“只怕这一位心里正怨呢!安王这一死,她的婚事可就得往后延一年,她千方百计的搬去慈和宫,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她的终身大事吗?安王过世,生生把她的婚事拖住,她能不怨不恼?”

“我就不知道,从小没少她吃喝,更没少她穿用,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来?”

兰妃摇头,“就是同母生的孩子,都还个个不同脾气呢!更何况她非皇后娘娘所出。”她顿了顿又道:“更何况还有故意从中挑拨。”

“我看她啊!倒是像她生母。”皇后忽道。

兰妃一怔,“她生母?对她倒是没什么印象了!”就算记得,也要说不记得,因为大公主的生母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记得她是皇后进宫时,带进宫的婢女,却为太后及杨妃收买,暗在皇后饮食中下药,幸亏当时,皇后因害喜吃不下,才没被她所害。

然而害人者人恒害之,太后和杨妃怕她生儿子,明面上她是皇后的人,若生儿子,岂不是为皇后增加助力?

因此太后赏赐给她的吃食里,有不少大补之物,妇人有孕吃食最要小心,大补大寒之物,都不能多食。

皇后曾提醒她那些大补之药不能多吃,只是怀着大公主的婢女不信皇后,直到临盆,稳婆们焦急奔走,因胎儿太大下不来,她方知太后用心恶毒。

只不过迟了!

“倒是没想到,事隔多年,她母女两竟都栽在太后手里。”皇后唏嘘不已。

兰妃则道,“我看这回啊,太后只怕是搬了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

皇后想了下笑了出来,“也是,大公主脾气不好,动不动就要杖责人的,之前她在我这儿住着,我不好下狠手管教她,现在去了太后那里,太后会纵着她吗?”

“四公主也盯着呢!”兰妃提醒。“杨妃是太后的亲侄女儿,四公主是杨妃所出,这亲侄女儿生的公主都没能住进慈和宫,大公主偏住进去了。”

四公主不找大公主麻烦才奇怪呢!其实若真让四公主搬去太后宫里,陪太后住着,她肯不肯?那肯定是不乐意的。

住在亲娘身边,万事有亲娘扛着,四公主只消快乐的过日子就好,不用去巴结讨好谁。

住在慈和宫里头,就得上下打点太后身边的人,更得小心翼翼,深怕行差踏差被太后斥责。

但能住到慈和宫去,是种荣耀啊!就连两位太后所出的两位长公主都不曾有此荣幸呢!四公主为此觉得很不平,虽然她不想离开亲娘住到慈和宫去,但这并不妨碍她找大公主的麻烦。

“从她搬过去住的头一天开始,四公主就紧盯着她不放,宫里头说大公主凉薄的流言,也是她传出去的。”

皇后冷笑,“我就说呢!太后宫里素来严谨,怎么大公主凉薄的传言一下子就传得人尽皆知,原来是这丫头在作怪。”

“听囡囡的人说,宫外也有听闻。”

大公主的言论着实不当,但这话传出去,负责教养她的皇后也要受人非议。

“这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