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 (第1/4页)

“正是。”

所以要挑个离京远些的,“我们也不怕父王和母后挑毛病,秀宁和离一事闹得满城风雨,只有远嫁,待时日一长,这事淡了,再回京长住嘛!反正秀宁有自己的府邸。”

世子夫人颌首,“妾身知道了。”

见妻子应承了,世子点头转身离去。

小柳子是世子心腹,他一进府就有不少人巴结讨好,虽然没有明说,不过府中知道他得重用,被派出府做事的人不少,就算不晓得,看着大家烧热灶,谁不上赶着去?

要知道这一位可是难能回府一趟的,要巴结,机会可不多,撒在鲁王府中的探子趁机打探,一个晚上就搜罗到的资料,竟较他们苦守几年所得还要丰硕。

暗卫统领将消息送到皇帝御案前,面上虽不显,但那双晶亮的眼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让皇帝想忽略都办不到。

“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可喜之事吗?”

“陛下您看了便知。”

皇帝不置可否,一目十行迅速的将得自鲁王府的消息看完,“这个太监很难得回京?”

“是,听说三、五年才回府一趟。”

皇帝敲着御案,“可知他去了何处?”

“目前只知他从齐州回来,途径肃州与齐州的边界。”暗卫统领顿了一下,“听说他在一小镇上,发现了已过世的世子千金。”

世子千金?楚明心?“怎么会被他发现的?”

暗卫统领叹气,把事情说给皇帝听,他们的人救出楚明心,将人安置好就离开了,后头的事,他们还真不知道。

皇帝日理万机,对这败坏楚氏名声的隔房侄女,着实是厌恶且不在意的,若非皇后提了一句,他也不会让暗卫把人给救出来。

“虽然楚明心行为不检,但毕竟是楚氏女,万没有让她在外让人糟贱的理,臣妾虽不喜她,更恨她坏了皇室名声,但天下父母心,知道她在外受难,就难免将心比心,陛下。”

皇帝长叹一声,皇后心软。“让人去查。”

暗卫统领应声随即告退。

皇帝揣着鲁王府传来的密信,去了椒房殿。

看完了信。皇后抬起头问皇帝,“您说鲁王叔可知世子所为?”

“他?一半一半吧!”皇帝淡漠一笑,“世子是他儿子,置下产业屯兵于深山中,他做老子的会不知?这老狐狸,堂兄想争,他放手让他去做,争到了,他便是太上皇,争不到。他一老纨绔啥都不知情。朕能耐他何?”皇帝冷冷的道。

皇后摇头长叹,“明心这孩子真是命苦,原以为如她所愿嫁了人,就能夫妻和美一辈子了。谁晓得竟是命薄啊!”

楚明心已死且早已下葬在夫家。若她没死还安然回来。杨家和鲁王府势必还有一番争斗,明面上杨十一郎夫妻是遭不明人士半道劫走,但皇帝知道。这是杨家大房不舍么儿去西北受苦,才命人把幼子夫妻劫走。

经过去年那一役,西北大营驻将虽曾是杨家家将,但现在已是独当一面的一方驻将,光看他对杨家在西北分支的态度,杨家如何能放心,杨十一郎在他手底下流放?

现在可跟当初初流放时不同,最重要的是,还挟带了一个宗室女同来。

如果彭席进待杨十一郎太宽厚,楚明心会怎么想?这一位可是个生事的主啊!而且,彭席进连番立功,已非当年杨家家将了!还有肃州知府破获羌部奸细有功,这一桩桩,一件件,杨家大房怎放心杨十一郎去西北服刑?

皇帝对用彭席进为帅一事,其实是很忐忑不安的,暗卫们陆续回报之事,无一不表明,老富阳侯自很早就在下盘很大的棋,他争的不是他自己的千秋,而是杨氏血脉的千秋。

羌部老大王让他尝到了甜头,替老富阳侯养小妾和儿子,还将祖宗基业拱手相让,不知他泉下有知,会不会又活活气死过去?

皇帝看着手上的密信,亏他父皇对鲁王父子一向宽待。“朕走了,你心里得先有个底,万一,万一鲁王世子夫妻要把楚明心带回京来,该怎么办?”

“皇上的意思呢?”这种事她可不想自个儿做主。

“朕的意思,死了的人最好就别再冒出来作乱了。”言词中不掩对楚明心的厌恶。

皇后明白了,嘴角微勾的恭送皇帝离去。

“娘娘,这十姑娘不回京,要怎么让鲁王世子和杨家斗啊?”宫女着急的问。

“这有何难,只消世子夫人想到她女儿从此不能再以原来的身份见人,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宗室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