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部分 (第1/4页)

这也很正常,亲戚间礼尚往来,本就都有例可循,今年,高明亭过世,礼单如常无增无减。

但三夫人要看的,不是这个,她想的是,兴许不久之后,这做主往高家送礼的,就是她的闺女儿了!

四夫人冷眼瞧了三夫人的脸色,暗自冷哼了一声,八字都还没一撇呢!就作起梦来了!就这德性,还想做相府大少爷的丈母娘?呸!

三夫人不知身旁的四夫人所想,拿着礼单起身问尚书夫人,“婆婆,这杜家也太不知礼了吧?大姑奶奶新丧,这礼该厚三成才是啊!”以表不断这门亲嘛!“杜家二少奶奶真是个不懂事的,这样子的人怎么掌家啊?唉!亲家也是为难,家里没个经事的媳妇来当家,要我说啊!等咱们……”

“三弟妹,这礼,是咱们先送过去,杜府才按咱们送过去的礼来回礼的。”二夫人头也没抬,轻掀着茶盖道。

三夫人闻言一怔,高府是二夫人当家,但这礼单是由尚书夫人所拟定的。

尚书夫人板着脸瞪着三媳妇,“你不会说话,就不要开口,没人当你是哑巴!”

三夫人浑身一颤,抖着声应道,“是。”真是晦气,原是想把女儿推出来,提醒下婆婆,别忘了赶紧去跟杜家提婚事,结果搬了石头砸向自己的脚。

三夫人闹得这一出,很快就被人传到高大夫人耳中,示意大丫鬟打赏,待人走了,她才道:“我宁可让别家的女儿去给女婿做继室,也不愿看她们这些小人得意。”

“杜相圣眷正隆,之前皇上还公开赞了杜相父子差事做的好呢!就是咱们姑爷也得了皇上称赞。”在旁侍候的大丫鬟笑着给高大夫人倒了杯茶,高大夫人把茶推开。“大老爷总说我心思重,想太多,哼!这几年下来,他也该看清楚了吧?他把二老爷他们当兄弟,可人家眼里可没他这大哥哪!”

高大老爷幼时是老祖宗一手带大的,高尚书外放时,妻子跟着去,老祖宗就守在京里,独自一人带着长孙,祖孙两感情深厚,尚书夫人回京后,对长子的疼爱远不如身边的几个孩子,就是待庶子女,都要比嫡长子要疼爱得多。

因为跟长子不亲近,尚书夫人根本没打算他的婚事,大老爷的婚事还是老祖宗做的主,所以尚书夫人对长媳是怎么看都不顺眼,长媳的家世不只比其他妯娌好,更妥妥的压婆婆一头。

可以说自打大夫人进门,婆媳两就没和平相处过一天,高明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亲祖母扣下来,做为拿捏她娘的工具。

大老爷是老祖宗教出来的,自然是个孝顺的儿子,只是母亲漠视他,处处针对他的妻子,让他对母亲感到很失望,但对兄弟们,他还是维持着长兄风度,对他们处处礼让爱护。

只不过,升米恩斗米仇,有些人的贪就像是无底洞,是填不满喂不饱的,看到人有,就想自己也要,有了,就要更上层楼,要求更好,有了更好的,就要求再好一些,欲豁难填。

大夫人冷笑,“就她们这德性,我敢放心把明亭留下的孩子交到他们手上?”

“也不知杜家,打算给大姑爷挑个什么样的人做继室?”

“有丁老夫人帮着掌眼,不管是谁,都要比她们的女儿要强。”大夫人手指朝尚书夫人院落一比,可把侍候的丫鬟吓了一跳。

几个人连忙上来相劝,才把人劝好,就听到外头有人来报,“大老爷和大少爷他们回府了。”

“回来了?”大夫人惊喜过望,连忙起身追问。

“是。”

高大老爷和长子原该十月就回京述职的,但因言首辅提出彻查各地灾区豪强作祟造成的冤案,所以他们父子才会延宕至今才回京述职。

大夫人早就接到消息,只不知丈夫和儿子几时会抵达,但尚书夫人她们就完全没接到消息,乍然得知长子和长孙回府了,尚书夫人突然有点害怕,怕这个素不亲近的长子会不会因高明亭的事,向自己发难?

三夫人等人也有些怕,这位大伯比公爹还具威严,她们看到他,比对高尚书还要恭敬。

“大伯回府啦!婆婆肯定有许多话要和大伯说,咱们,咱们就不在这儿碍眼啦!”

“对,对,我们就先回去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说完就匆匆起身告退,四夫人不多话福了福身掉头就走。

“喂,你们,喂,回来,回来啊~”高尚书夫人看着媳妇们像耗子见到猫似的一个接一个溜走,觉得有些好笑,转念又感到害怕。

“夫人,您担心什么,大老爷毕竟您生的,您怕他做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