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 (第1/4页)

产房里侍候的宫人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了,众人各忙各的手没停,嘴倒是闭得死紧,要不然会忍不住笑出来。

产婆看华嫔晕过去,瘜了嘴把孩子抱往外间去。皇帝早已离开上朝去了,皇后倒是坐得端正,看得产婆深感佩服。

“生了个公主?”皇后身边的大宫女问,产婆恭敬的应是,“抱上来本宫瞧瞧。”

产婆把孩子交给大宫女,大宫女抱着大红襁褓走到皇后面前。

“嗯,这眉眼长得倒挺像华嫔的,行啦!你们好生侍候着,可不许怠慢了华嫔,好歹。她总是小公主的亲娘。”

华嫔宫中众人不由一凛。皇后这是知道她们这几日怠慢了华嫔不成?产婆接过小公主连忙应诺,其他人这才张嘴附和,皇后没在华嫔宫里多待,把早就安排好等着要侍候小主子的奶娘及宫女、小太监们唤来。一一叮嘱后。就起身回宫。

其他嫔妃们得知宫里又添了个小公主。也都纷纷遣人送礼过来,只是私下嘲笑华嫔的人不少,梅妃便是其中之一。拉着小媳妇大声的道,“该,叫她有了娃就张狂,那天从京里迁到西山离宫时,就仗着她那个肚子,竟敢挤到本宫的马车前头去。”

从宫里出来,到西山离宫这段路并不近,皇帝车驾之后,理所当然是太后、皇后及四妃,车行半道,华嫔就仗着怀着孩子,硬是挤到梅妃和杨妃前头去,梅妃气得不轻,可那会儿华嫔还没失宠,又有孕在身,梅妃再傻也知道不能在这个当头跟她起冲突,否则华嫔的胎要是有个不稳,任她满身是嘴都说不清了!

兴许就是因此,才养大了华嫔的胆子,竟然跑去算计皇后!

宁王妃面上笑着,心里却苦笑,她一点都不想掺和进宫里娘娘们的事里头啊!梅妃却不管不顾,拉着她倒苦水,从安王妃跟她不亲,总不带孩子进宫来看她,一路念叨到宁王已经成亲了还不老实,跟那个嘉宁郡主混在一起不成样,最后变成叮嘱宁王妃要管好丈夫,别让他成天鬼混。

宁王妃心里有气,却不好表现出来,宁王今天这么不着调,是谁宠出来的?叫她管?她管得动吗?她连宁王那个心头好崔氏都不敢得罪,叫她去管宁王?她活得不耐烦啦!宁王在府里有多混,梅妃不知道,她知道,要是有人对崔氏不敬,宁王不听解释直接便将人杖毙,若有人对她不敬,宁王还未必会理呢!

只是当着亲婆婆的面,她不敢说!

杨妃那厢四公主正笑得开心,“生得好!生得好!”杨妃嗔女儿一眼,“你这孩子,且收敛一些。”

“我开心哪!”四公主笑盈盈,华嫔娘家人仗着华嫔有喜,竟然就踩到她头上来,“也不瞧瞧她那侄儿是什么德性,还敢肖想我那个小姑子。”

四公主正当新婚燕尔,两重婆婆都对她好得很,几个小姑子更是成天往她公主府跑,与她相公一母同胞的小姑子年方十六,前头许过亲,可惜还没等到她及笄,对方就病逝,她婆婆为这个女儿的婚事操碎了心。

谁想自打华嫔传出有喜,华家就派人上门,想要求娶她这个小姑子,如果说,是个成材的,倒也还罢了,偏偏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俞家不应,谁知那华二郎就在外放话,定要娶俞九娘为妻。

定安伯俞振邦算是最后一代伯爷,因此他很积极的想要为子孙争取,能让这爵位能再延几代,好歹能熬到有子孙能重振家声,所以他想方设法找门路,总算让四子尚主。

但定安伯府在京里毕竟势微,就算俞四郎尚主又怎样?论关系,他华家和富阳侯杨家可比他俞家亲近多了!华家家主就不信富阳侯会为了俞家和他家翻脸。

四公主自小就是被杨妃娇宠着大的,除了在太后那里受过挫折,几曾遇到磨难,嫁进俞家后,她是公主,俞家人只有捧着她的份,因此听到华家人竟然敢逼婚,气得她跑回来要找杨妃出头。

杨妃却不像女儿那样天真,把女儿身边侍候的宫女找来一一细问,才晓得,俞九娘跟四公主所言不尽详实,定安伯夫人确曾考虑俞二郎为婿,不过当时是为侄女俞七娘相看,后来俞二夫人决定把女儿嫁回娘家去,这门亲事便不了了之。

但是本来都已要论及婚嫁,为何俞二夫人突然改变主意?

原来是四公主那位亲小姑子俞九娘素与俞七娘不睦。知道她将与华二郎议亲便故意暗中破坏,俞二夫人不好同当家大嫂子撕破脸,便直言已应承她娘家嫂子,要把女儿嫁回娘家去。

定安伯夫人为此还与俞二夫人闹翻了,觉得被妯娌给耍了,却不晓得,从中作怪的,是她的宝贝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