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部分 (第1/4页)

模�龅匦乃嘉⒍���鹫獗菊世础�

她边看边拿笔在旁边的纸上写些什么,直看到掌灯,才把那本帐看完,她拿起写得凌乱的纸张来看,良久,方才看出眉目来。

只怕四老爷自己都不晓得,这科举舞弊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大夫人在那名字上用指甲轻压做记号,怎么会是他呢?

“掌灯。”轻喝一声,立刻就有丫鬟进屋点灯,这一夜,许大夫人房的灯就没熄过。

隔天,许家派出快马前往许大老爷任上,许大夫人便一边帮着婆婆准备四房男丁流放所需一应物什,边等着丈夫的回信,等到四老爷父子上路,大老爷的信才送达。

让四夫人把哭得软脚的老夫人送上车,大夫人才捏着管事刚递过来的信,上了自己的马车,马车摇摇晃晃的回城,大夫人倚着车窗一目十行看完丈夫的来信,不禁松了口气,幸好丈夫不算胡涂,把这事攒着,日后看是要告发,还是留着当把柄,都比拿去捞四老爷要强。

“倒是没想到,四弟胡涂一辈子,总算替他哥做了件好事!”她浅笑着轻拨车窗,她打量了下四周,正好经过方相府前,许大夫人暗道,还真巧啊!仔细看了眼方府门前的家丁和门子,许大夫人垂下了眼眸,可怜的四弟,被方相当成弃子,都还不知幕后操控的人是谁!

老人家总是希望儿孙承欢膝下,但遇到像许四老爷这样的情况,许老夫人除了伤心落泪外,也别无他法,儿子、孙子都流放去了,长媳把公中的帐摊给她看之后,老人家才惊觉,四子夫妻真是败家啊!竟然把许家公中的财产挥霍去了近半。

当即也不管四夫人的哭求,也不管小女儿是不是还被罚在祠堂,包袱收一收跟着长媳回长子任上去了!

许家四房回原籍的人,除了四夫人母女,就只剩两个孙女,她们两生母早逝,继母和父亲和离,带着弟妹们走了,原本人丁兴旺的四房,就只余她们四个主子了!

可怜的丁三夫人还在祠堂痴等,不知许家在京中已无半个人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三章 湊一腳

宫里,皇帝正在和范太傅及杜相抱怨,杜相捻着胡须微笑,范太傅则头疼的回望皇帝。

“皇上,不是老臣不说,是那座屏风问世之前,老臣也不知孙女有此大才。”范太傅两手一摊,很是无奈。

皇帝求画若渴,虽早知范安阳善绘,但此前,她的作品都是小品,他完全不知孙女能画出那般动人的画来。

看着那幅画,除了随着画中人的故事心情起伏,更重要的是,让他想到了亡妻,回想起当年迎亲的悸动与喜悦,婚后的相濡以沫,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拌嘴,有欢笑、有泪水,直到死亡将他们夫妻分开……

皇帝只听人说起,不曾亲见那幅画,而且那座屏风既是昌平伯夫人赠夫的寿礼,自然是不可能送人,想看,就得亲临伯府,但为了看一幅画而微服出宫?只消他敢露出此意,莫说旁人,眼前的杜相和范太傅肯定会反对。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范太傅和杜相不管皇帝面色黑黑,便聊起那幅画中的景色,杜相虽未赴昌平伯的寿宴,他和家里人是看着画作渐渐完成,最后裱褙做成屏风,感受绝对比范太傅要深。

让爱画成痴的皇帝气闷不已!

后来还是言首辅和辛相进宫求见,才让皇帝免再受折磨。

只是没几日,皇帝就把杜云寻召进离宫来,又是一通抱怨,接着自然是提出要求,要范安阳再作几幅画。皇帝要收藏,还特别指定了,不要小品,要大幅作品,最少也要座屏风。

杜云寻苦笑,“皇上,您可别再说了,臣妻因为赶那座屏风,都累出病来了。”若不是许老夫人在外头乱说话,范安阳就算要为姑祖母夫妻作画。也不会那么大手笔。

文人都有股傲气。范安阳也不例外,明明是许四夫人姑嫂给她惹来的麻烦,许老夫人却在外大言不惭,若非托她女儿和媳妇的福。她范安阳何德何能。能得太子妃看重啊!

便是因此。范安阳才会把原本的画稿全数推翻,连跑了昌平伯府七、八天,天天缠着昌平伯夫人问东问西。好不容易才将画稿定案,然后就进画室闭关。

杜云寻还是到这时才晓得,原来妻子埋首作画时,比自己还过份,一天下来不吃不喝,只埋首画中,他大概永远都忘不掉,那天进画室,看到阿昭瘫倒在地时的惊慌,那是他小心翼翼呵护的女孩,不过一天就似枯萎的花朵般了无生气的倒在地上。

急忙让人去请大夫,来的竟是许久不见的郎大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