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 这个菜场是沪上第一个菜场,也是最大的一个菜场,里面有三层,底层专卖蔬菜,二层专卖鱼肉副产品市场及罐头包装食品,三层则为各种小吃点心店。鲁荣明没有进过这个上海滩上最大的菜场,但是三伯伯进去过,他菜场里的蔬菜品种非常多,拎着篮子进去只要一歇歇功夫,一篮子菜就买好了,不象酱园附近的那家小菜场,进去兜了半个时辰还没有挑满一篮子。

车子在唐沽路口左转进入唐山路。这条路的两边除了石库门里弄建筑以外,还有许多红砖尖顶的小洋楼,小洋楼里住的都是美国、英国或犹太侨民。小洋楼的门前都有一块小小的草地,有的人家的门前可以看到白皮肤蓝眼睛象洋娃娃一样的洋小孩在草地上玩耍,旁边或站或坐着他(她)们的父母,这场景看上去温馨而又慵懒。这里属虹口区,原本是美租界,1863年与英租界合并后便成为了公共租界。

鲁荣明知道,车子在唐山路上行驶一段路后便会转入公平路,那时就离杨树浦路不远了。

“先生,你要先到哪里?纱厂还是杨树浦路?”鲁荣明正在沉思,前面那位洋司机又从后视镜里望着他问道。

“嗯?这有区别吗?纱厂不是在杨树浦路上吗?”鲁荣明奇道。

“是啊,前面就有一家纱厂,但是那里还不到杨树浦路呢。”洋司机解释道。这位洋人来上海开差头已有两年了,早就把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摸得清清爽爽,所以他才这样问,怕是错过了地方。

章节目录 第四十二章寻找(3)

“哦,这里就有一家么?那好,我们过去看看。”鲁荣明想既然就近就有一家,那就顺便去问问看,免得到时候再走回头路。

“对了,这纱厂是那国开的?也是东洋人吗?”鲁荣明生活的区域都在南门那一带,对这一带并不是很熟,只知道杨树浦路上东洋人开了很多纱厂,但具体是哪几家,他并不清楚。

“这不是东洋人开的,好象是你们中国人开的呢。”洋司机一边猛打方向盘躲闪着一个冲到马路上来检皮球的白种人男孩,一边回答道。

“哦……”鲁荣明没听过这事,但是如果是中国人开的厂,希望会好话一些。

不多时,车子停在一个大铁门外面,铁门边上还开了一个小门,平时有人进出就开小门,如果来了汽车或遇工人放工回家,大铁门便会开启。现在可以听到里面机声隆隆,正是开工时间,所以不管是大门还是小门全都闭得紧紧的。

不等车子停稳,他就匆匆跳下车来,一拐拐地跑到小铁门跟前,见门里一侧建搭了一间简易棚,棚子里坐了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头,正从洞开的窗窟窿里往外发呆。这大概就算是门卫了。

“大伯,大伯!能不能向您打听点事?”鲁荣明敲了敲窗框,问道。

“先生有什么事?问吧!”老头收回茫然的目光,聚焦在鲁荣明脸上。

“请问你们这家厂今天有没有招女工?”

“哦,招工啊,先生想来我们厂做工?我们不收男工只收女工呢。”老头以为来人是想进厂做事的,忙摇头回答。

“不是,我只是想问一下,你们今天有没有招过小姑娘进厂?”

“哦,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老陈。老陈!……”老头对旁边叫道,鲁荣明这才发现边上放着一张小床,上面躺着一个人。

“什么事呀?刚刚睡着就被吵醒了……”那个老陈似乎对吵醒他很是不满,翻了个身又想睡。

“呃,这位先生问我们厂今天有没有招小姑娘,你知道吗?”老头怕他又睡着了,赶忙推推他问。

“没有,这厂开了才不到一个月呢,女工早就招满了……别吵了,让我再睡上一觉吧。我昨晚可是大半夜没睡呢,好困……”

“噢,谢谢大伯。”鲁荣明对那个老陈的话听得很清楚。所以不等老头转述他就向他拱了拱手告辞。

“你要找的人,这里有吗?”洋司机看到鲁荣明回来,便问道。

鲁荣明没有话,只是摇摇头,打开车门就坐了进去。

接下来。车子驶入杨树浦路,沿着马路往东,一路上棉纺厂、纱厂一家接连一家,鲁荣明也搞不清这些厂倒底是哪些国家开的,反正在大门口一问,今天不招工的,他就不再多问,如果今天招了女工的,他想问具体招了那几个人也根本问不出来。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人家怎么可能告诉你厂里的招工情况?所以。他很识相地不再多问,只是记下了这家厂的名字和地址,心想等吕大哥回来后。再问问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