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姬卿到底是女子,心细,见未语一路闷闷,今日所发生之事对她来说太过震撼,再加未语清丽出众的气质已经惹人回首,有大胆的女子频频抛过媚眼来,对兄长使个眼色,“阿语”姬卿亲热地称呼,“今天就在此处歇息,你看如何?大哥,阿语累了。”

在一家不大的客栈里,三人用过午饭,姬卿陪未语坐在房里休憩,当老板的女儿第三次借口送茶点偷窥她吃吃笑着出去后,未语终于忍不住说,“卿姨”这是姬卿再三要求的,“贵国的女子都这般活泼主动吗?”像是花痴。

姬卿笑意溶溶“非也非也,女子的地位虽不是如你处男女平等,但也可有主见,特别是婚姻之事,老板的女儿必是看上了你的俊貌,要招你为婿呢。”

未语微赭,装作没听见,呷了一口茶,从窗口望出去,果然,街道上不时有女子走动,仪态落拓,与人交谈神色自若,姬卿在旁叹息“这也是无法子了,家中无男丁,才让女子出来,好人家的女儿都是养在深闺,从小教些三从四德,以备后宫选秀,飞上枝头。官宦人家的娇女更不用说了,掖庭主位乃至皇后,都是从中选出。在外奔波、操持家业的女子很难挑上好的姻缘。”

未语摇首喟叹“做后妃又有什么好,不如平民百姓,一夫一妻,未尝不是一种快乐。”姬卿一时无言,她心中担忧的正是未语对宫廷名利无所在意,甚至对帝国根本没有一丝兴趣,完全置身事外,果真如此,未语和帝皇无从交集,难道未语只不过是因缘际会才误入这个时空,而非他们所想象的那样。

姬卿嘱咐未语好好歇息,她和姬衡去集市上的官驿联系马车事项。此去上京路途遥远,光凭两脚行走,须半月才可到达清河渡,渡江进入涿郡,穿过渤海郡,才是京畿卫,帝国的中央大郡,拱卫着国都上京城,若途中顺利,尚须二月的时间,虑及未语初入帝国,谈吐和姿容易引起他人注目,姬衡决定买辆马车代步,减少旅途劳顿,另一方面,也让未语有暇了解帝国的一些民俗和官制,毕竟不管怎样未语都得在上京生活一到二载,而他们兄妹回去后就要着手闭关事宜,虽可交予姬氏族人照应,可有许多时候未语必须要独自面对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

夜幕降临,喧嚣了一日的集市沉静了下来,未语却是辗转难以入眠,坐起身子,未语披上衣服,推揽棉被,赤脚穿上皂靴,不由瑟缩,推开窗户,无风无月,正是仲春的季节,夜晚还有些凉意,未语拢了拢长袍,街道杳无人迹,黑黢黢的,只有两旁的屋檐下偶尔有挂着灯笼的,在四周晕出些许昏黄。夜色浓重,未语心中一恸,那一边今夕是何时,有没有人在找寻她的踪迹?“叔叔。。。。”未语抬头望天,没有星子的闪烁,叔叔知道她失踪了吗?叔叔定是愧疚难当,未语感到脸上一股温热,泪竟流了满面,“一定,一定,叔叔,我一定会回来。”未语紧紧握住垂在胸前的玉貔貅,“妈妈,您看得到女儿吗?”她低低地说着,满腹的茫然和委屈,令她吸住气才没有发出哽咽。

隔壁房里的姬氏兄妹默默听着若有若无的低泣,姬衡叹道“哭一哭也好,这事任谁都难以接受,她到底只是一个女孩子。”姬卿点头,“是,想当初我从前任长老获知秘密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我是修行之人,尚且如此,何况未语姑娘。”

早晨,集市上小贩开始摆摊,店铺开门营业,哟喝声此起彼伏。

马车的梯凳放了下来,未语回首,客栈的木门旁,“吴家客栈”的牛皮灯笼在风中微微晃动,门后老板千金依恋的目光直勾勾地盯在她的脸上,未语漠漠地想,这一切都不是梦,这是她的来时路。姬卿扶住她的手臂,弯腰钻入车内,姬衡坐在了车把式,,喝了一声“走”,带起一地的尘土,直奔了官道扬长而去。

这是一个疆域广幅的强大帝国,经过仁德、宣德父子的改革,帝国又恢复到先前的强盛时期。

仁德帝时代就采用了与外界同步的纪元,用农历历法,重新划分为三十二郡,体制、典籍、科举等都有了改进,明清的一些措施得以推广。未语来到的这一年正是纪元2000年,宣德帝二十年。帝国虽还是以农业耕耘为主,但商贸、织造、物流十分的活跃,城市建筑已有相当的规模,造船等海事在诸国之中更是处于领先地位,民间的世族大家拥有大小不等的船队,帝国的水师都府由帝皇亲自统帅,是这个大陆最强大的海上舰队。至于火药的使用,宣德帝颁布了严厉的法令,较之民间尚可拥有一定数目的马匹、船只用于商贸活动,民间包括王公大臣是绝对禁止私藏火器,一经发现,主事者弃市,家族连坐,男者永为奴,女者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