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朕有愧疚,天下皆是朕的子民,朕没有照应好他们,是朕的错。”说着站起走到书案边把折子递给她,“朕已下谕各地官吏都要体察民情,如实上奏,预备拨库银赈贫。”

未语打开轻念:“。。。城中凡户籍七万户,人口数约计六十三万,。。。极贫困之数有二万,或因疾病,或因家口众多难以维持,或。。。,尤以前二者为甚。。。”她点头“您不必自责,这种现象,即便是富裕社会也在所难免,您已经做得很好了。”

嬴天池困惑“现象?富裕社会?”他暗讶未语竟然说得出长老带来的新名词。

未语一惊,才忆起二老讲过宣德帝是知晓另一时空的,忙支吾道:“就是帝国呀。”她引开他的注意力,“不过未语以为赈贫不如帮困。”她暗想皇帝关注的信息中,有利于皇朝统治的居多,受文化和环境所限,长老也不会太过注意当今的社会行动。

果然,“帮困?愿闻其详。”嬴天池也没太多起疑,他无论如何都料不到未语会是另外一个时空的女子。

未语想了想国内的做法,她小心了些:“我也说不好,城中有贫苦,给以钱物,吃用完了,他们还是穷匮,不如因人制宜,给他们找些生计,我听说东市、西市、南北大街皆要付高额店税,如果可以划出一些区域来,对他们视情况不同,先减免或全部免去,待他们有能力自给时再酌情收取,说不定比单纯给他们钱物要好得多,再者那些穷人家又多了购货的去处。”

嬴天池的心猛烈地跳跃着,“说得好。”这就是他的未语,善良聪慧,她得他如此宠爱,却从未向他提过什么要求,从积云寺归来说起路上有乞讨者,春寒料峭,衣不蔽体,停车相问,却是因为家无恒产,男人又亡,幼儿稚子,无可奈何才有此举,未语身上无银,拔下金钗手镯要妇人当之换钱,侍从欲掏钱,被她阻拦,说她无意让众人仿效,各人都有用项不必一定跟从,朝野都称颂贵妃贤德而又体贴人意。才又有统计贫困之举。

“这个法子很好,想得更周全些,各地都可推行,只是城中饥馁可见,耕种之民如有顽症或丧失劳力,他们的贫困更严重,朕虽有亲农扶农诏书颁出,只怕还是不够。”他来回踱步,“民生大事,拖延不得,高青。”他扬声。

高青走了进来,“明日朝会朕要与众臣考量此事,明日一早就把上谕明发至各官员手中,你先行送至三省台署,召中书令、门下令、尚书令,还有六部侍郎立即到懋勤殿。”

高青称喏,官家常有国事连夜垂询,只是宫门须下匙,所以都会到永安门旁的懋勤殿,并在那里过夜,不过这在贵妃进宫后尚是第一次,看来大家是有要紧的事情了。

“朕今夜不能回宫了。”嬴天池憾然地抱了抱未语,这温香软玉,这红颜佳人,“朕可否鱼与熊掌兼得,今夜你陪朕出宫?”他捧住她的手突发奇想。

“不行,御史们会捶胸顿足的,再说您不觉得我干涉了您的朝政?您说过的,后宫不得干政。”未语道。

他深邃温柔地看了她一眼,“你还没叫过朕的名字,叫叫看,天池。”

“是,天池。”未语低低的,秋波如水。

他深深地吸一口气,紧紧抱住她,又稍稍放开,“如果是你,朕求之不得,你不是后宫,你是朕的知己,朕心爱的人儿。是她们,一个字都不行,贪婪,物欲横流,都想在朕身上捞点什么,像是吸血的水蛭,连朕的生母也是这样。”他的语气中有痛楚和虚弱。

未语胸中涌起前所未有的柔情,她反抱住他,双手伏在他宽阔的腰腹间。

怀中的馨香如此的温驯娇美,嬴天池低叹:“天,朕要追回高青,朕不去懋勤殿了。”

“天子无戏言。”未语笑,走进右正房,拿过明黄绣金龙的披风,走出,他接过披上,未语踮起脚为他系上颈下的丝绦,抚平肩上的皱褶,两人相视,一切尽在不言中,让这默契脉脉流动。

“咳咳”高青在殿外轻咳,他刚刚转回欲复命,看到帝妃间的和谐令他走出殿外拭泪,官家终于守得云开见明月,但他还是要做煞风景的棍棒。

未语羞涩,再次推开他,“您快去吧,明早我会做些点心。”未语的手艺很好,是婶婶教出来的,学会后假日里三餐便是未语的事了,到了这里她露过几手,引得东暖阁的帝皇和臣子们垂涎三尺,也许是吃了她的嘴软,也许是点心送得恰当好处,天子重臣们从此不再把陛下的家事当成国事来提及了。

殿里的嬴天池和殿外的高青眼睛都一亮,嬴天池咽了咽口水,皮皮地“晚上美人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