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 (第1/4页)

程怀亮掏出一张五千两的银票,递到他眼前,“将军,这是我们的一点小意思,请您笑纳!”

将领把银票拿起来,看了看,语气登时和缓下来,“恩,还算有点诚意!你们哪!怎么做事这么毛躁?出手就要人命,摊上这么大的事,叫我怎么帮你们摆平嘛!”

“是呀!都怪我的伙计脾气太暴躁了,回去后,我肯定会好好惩罚他!可话又说回来,死人的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算大,在咱们大漠里,每天死个把人不都是司空见惯吗?何况还是几个无名小卒,将军您就通融一下,把此事遮掩过去算了!”

陶公义也跟着补充道:“是呀是呀!将军,咱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您今日的恩情我们铭记在心,从此后,大家都是朋友,这条商路我们经常跑,以后免不了还要跟您再见面,您放心,这好处我们是绝对不会吝啬的!”他把自己的名帖拿出来,呈给将领,“在下陶公义,多多指教!”

将领翻看着名帖,点点头,“一看你们也是坦诚之人哪,好吧,那我便帮帮你们,只不过你们杀人太过明目张胆了,众目睽睽之下,我若是一点都不处置你们,没法交差呀!这样吧,先委屈你们到昆仑山的玉矿里做几天劳役,等过几天,风声一过,我再派人把你们放走也就是了!”

“好!全凭将军帮忙,大恩大德容当后报!”

三人原路返回。

将领招手令士兵们收回兵器,“好了,适才本将军听过了他们的叙述,此事确有隐情,这些商人虽然失手误杀了咱们的士兵,但却是因被杀的士兵酒后乱性,抢人财物所致,其情可悯,其行可原,而且他们的认罪态度也非常好,本将军决定从轻发落,饶恕他们的死罪,罚他们到玉矿里做苦役,没有特赦的旨意,终生不得出矿!”

“属下遵命!”

士兵们围上前,押解着张小七一行人离开事发现场,抄小路,进入昆仑山口。

士兵们心里跟明镜似的,“不用问,这帮人肯定是打通了将军的门路了,要不然,将军怎会是这个态度啊?这要是能让他们在将军面前说上一两句好话,说不定自己也能跟着沾点光啊!”

所以这一路上,他们不仅没有难为张小七众人,相反还大献殷勤,鞍前马后,跑腿学舌,忙得不亦乐乎。

程怀亮颇为得意,小声对张小七道:“怎么样?小七兄,我这招釜底抽薪玩得还可以吧?你就是本事再大、武功再高,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时刻,还得会用脑子啊!”

“哼!一肚子花花肠子!”张小七不屑地瞥了他一眼,“你们折腾了半天,就是这个结果啊!咱们落到这荒山野岭里,什么时候能出去?”

“不必着急!也就耽搁几天而已,就当到山里散散心嘛!”

队伍又在山中穿行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时分,他们到达了矿场。

矿场守备和监工们都是那将领的部下,得知情况,也都客客气气,很给面子,还安排干净的住所让众人歇息。

当然,程怀亮和陶公义少不了使些银子,将矿场上下都打点一二。

矿场守备非常高兴,当晚,还特地摆下酒宴给众人压惊。

席间,程怀亮和陶公义甚会逢场作戏,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几杯酒喝下去,就跟守备搞得非常熟络,俨然成了相见恨晚、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了,看架势,如果有个香炉,他们就能当场磕头拜把子。

陶公义说话也不避讳了,“守备大人,方才我从矿中经过时,无意中看了几眼你们挖出来的玉料,感觉品相很一般哪!”

守备一挑大拇指,“陶贤弟果然不愧是西域鼎鼎有名的富商,就是有眼光!实不相瞒,咱们这个矿场根本就没什么好货,出产的都是和中下等的玉石,真正的好料都在昆仑山的山巅雪岭之中,极其稀少,而且那些地方险恶无比,都不是寻常人能去的,常常是派出去一百人上山采玉,能活着回来十几个就算不错了!”说到这,他面露无奈之色,“唉,今年的采玉又得提前了,昨日,陛下下旨,令我等在一个月内找到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料,若逾期不交,就得受罚,你们说,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是呀,你们国王为何如此着急呀?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隐情?”

“这话倒是问到点上了!”守备一本正经,压低声音道:“不瞒你们,我最近还真打听到一个消息,陛下之所以这么急着找羊脂玉,是想要把玉送往南边,拉拢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他发兵相助,一起攻打播仙镇!”

第四十二章 昆仑寻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