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三人随即赶往江夏王府。

到了王府,再一看,这府中上上下下都已经开始忙活上了,各进院落都是红绸高挂、张灯结彩。

三人通禀过后,由仆人领着,径直来到前殿。

此时李道宗愁容满面,正一个人呆坐着发愣,见三人进来了,忙起身相迎。

众人寒暄毕,分宾主落座。

李恪先安慰了李道宗几句,“王叔,事已至此,您也不必难过了,咱们大唐国力强盛,威服天下,料想王妹即便嫁入吐蕃,也一定会成为王后,被奉若神明,不会受到什么委屈的!”

李道宗叹了口气,“唉!但愿如此吧!”

程怀亮忍不住问道:“王爷,今日之事您不觉得太过蹊跷了吗?那禄东赞是不是以前见过公主啊?”

李道宗点了点头,一脸无奈,“说实话,我已问过我女儿了,她也承认了,六天前的夜里,禄东赞确实来过,还跟她聊了很久!”

“什么?六天前的夜里?啊,三天前,四天前,再往前!”张小七把这几天的事情逐一往前一捋,立即反应过来了,“对了!那天夜里太子和魏王闹翻,在街头打起来了,禄东赞失踪了两个多时辰,我再发现他的时候,他正和晋王在殿下的王府外跟杀手交战呢!我当时还纳闷他去晋王府怎么走了那么久,他还说他不认识路。闹了半天,这小子偷偷摸摸跑到王爷您这儿来了!”

“没错!”李恪也醒悟过来,“王叔的府邸就在晋王府北边,离得也不远,禄东赞从您的王府里出来以后,正好顺路投奔了九弟!”

程怀亮也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现在看来,太子、魏王、还有咱们全都被他耍了,他要投唐,挑唆太子和魏王相争,都是虚招子,是用来制造混乱,扰乱咱们的视线的,他真正的目的是要接近公主啊!哎呀!这招瞒天过海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你就是个事后诸葛亮,这都木已成舟了,现在才发觉还有什么用?”张小七责备道,“不是我说你们,你们这些日子天天都在琢磨什么太子魏王,几时想过禄东赞呢?”

“你还说我?你也不是没想过吗?”

“我净想伯母了,哪还有空想这事?”

“哎呀!你们别吵了!当着王叔的面,成何体统啊?”李恪转向李道宗,赔礼道,“王叔,您别见怪,他们俩也是眼看着王妹要被吐蕃人娶走了,心里不舒服啊!”

李道宗苦笑了一下,“殿下不必说了,他们的心情我自然也能理解。可实不相瞒,我这个女儿愿意出嫁呀!她喜欢上松赞干布了!”

“哦?这却是为何?王妹从未跟松赞干布谋面,她是怎么喜欢上的?”

“适才她把整件事的经过都向我和盘托出了,起初,那禄东赞刚来求亲的时候,我女儿曾非常抵触,数次拒绝了他见面的请求。可后来皇上出题六试婚使,禄东赞连过了五关,震动京师,这消息也传到我女儿那里,她十分好奇,也想知道这禄东赞到底是何许人。正好这时禄东赞又遣人送信想要求见,我女儿就答应了他,还私下与他定下了见面的时间。

那天晚上,禄东赞就把松赞干布亲手写的信和诗歌转交给了我女儿,还跟她讲了很多松赞干布少年时继承王位、南征北战、创立基业的事。偏偏我女儿从小跟着我在边塞长大,就仰慕那些马背上的英雄,听了他一番言语,又读了松赞干布的信和诗歌,立刻就动心了。

这不,她还没出嫁呢,就开始为人家吐蕃谋划了,方才她交给我一份清单,说上面写的都是她要带走的嫁妆,让我转交给皇上。我一看,清单上罗列了各方面的书籍、种子、工匠,全都是吐蕃缺少的东西,写得满满登登,摆明了是要狠狠地敲上一笔呀!唉!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哦!既然王妹自己愿意出嫁,这也是好事,总比她哭哭啼啼,被强行人家娶走强得多吧!王叔你就顺其自然吧!说不定将来王妹在吐蕃还能做下一番大事,为咱们大唐建功呢!”

“唉,借你吉言吧!”

当下,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李恪三人起身告辞,离开江夏王府。

一出来,程怀亮就气呼呼地咒骂起来,“他娘的!这个禄东赞也太狡猾了!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就把咱们玩得团团转哪!”

“不过话说回来,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此人还能不辱使命,把差事做到这种程度,实在叫人钦佩呀!难怪父皇一心要招揽他!”

“恩,殿下说的是,这样的人才回到吐蕃迟早必是祸患,有时候我真想不管他三七二十一,把他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