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鹘淌诳梢圆斡肫渲小!�

由于滥发荣誉雅利安人证明,大部分在德国的犹太科学家并没有离开,而且德意志人中也有很多优秀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赫斯曼根本不担心没有科学家帮着造原子弹。而在封锁了哈恩和迈特纳的发现后,英美开展核裂变炸弹研究的时间肯定会被推迟。

而且“和平利用核能”和造原子弹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区隔并不大。据赫斯曼所知,都必须突破分离同位素和计算临界值这两大难关。而前者更需要消耗大量的战略储备物资(建造分离设备可能会消耗很多有色金属)和电力资源,幸好德国早有准备。

当然,拖慢对手的研究步伐还是很必要的。根据赫斯曼所掌握的情报,目前世界上开展“超铀元素研究”或者类似研究(中子轰击什么的,这都很容易发现核裂变)的顶级科学家并不多——在1930年代这不是一个很大的圈子。除了德国的科学家之外,就是英国的阿斯顿(同位素研究的专家)、查德维克(发现中子的大牛)等人,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的劳伦斯(发明回旋粒子加速器),还有意大利人费米(他最危险,他已经发现了核裂变,但是无法解释)。

英美的科学家赫斯曼暂时拿他们没有办法,不过意大利人费米这回却是跑不掉了。

就在赫斯曼亲自找哈恩和迈特纳谈话的时候,赫斯曼最早的助手,现任的中央保卫局副局长兼对外情报部部长卡尔。斯托克豪森少将,正坐在一架福克f。37飞机(就是赫斯曼坐着去看斯卡帕湾的那架)的机舱里面和费米夫妇在喝咖啡。

“费米先生,夫人,你们不必担心什么。”卡尔。斯托克豪森本来就有一副好皮囊,现在上了年纪更加显得风度翩翩,穿着一身剪裁得当的西服,举止也相当优雅。如果不是他自报家门,费米夫妇是怎么也想像不出对方是德国中央保卫局的大头目。

“德国是个很好的地方,科学家的天堂,爱因斯坦先生现在也在那里。”卡尔。斯托克豪森放下了手中小小的咖啡杯,笑着说,“我保证你们在那里会有相当愉快的经历。”

“愉快地成为囚犯?”恩利克。费米用嘲讽的语气反问。

卡尔。斯托克豪森耸耸肩,“随您怎么想,反正我的责任就是将您安全地带去德国,希望您和您的夫人别让我为难。”

其实他也不清楚赫斯曼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意大利科学家绑架回德国?他又不是研究武器的,抓回去又什么用?

(未完待续。)

第256章 德国的金恐龙腿

“费米先生,费米夫人,欢迎你们来德国。”

柏林飞机场上,赫斯曼大将和刚刚成为“铀委员会”委员的维尔纳。海森堡、奥托。哈恩、丽泽。迈特纳、利奥。西拉德、爱德华。特勒、汉斯。贝特、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冯。诺依曼,还有欧洲犹太人科学家委员会的主席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起,在机场迎接。

这些和赫斯曼在一起的科学家,个个都是泰斗级的人物!而且大部分都是犹太人——长期在德国生活工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除了哈恩、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和海森堡,其余的人都会因为希特勒的排犹政策离开德国。

而除了迈特纳之外,这些离开德国的犹太科学家都会成为美国曼哈顿工程的骨干!

其中利奥。西拉德是链式反应和反应堆方面的专家;爱德华。特勒是氢弹之父;汉斯。贝特和美国科学家费曼一起完成了核武器效率公式的计算;冯。诺依曼则是计算机之父同时也量子力学和化学方面的专家。

再加上他们今天要迎接的恩里克。费米,历史上美国曼哈顿工程一多半的骨干都在这里了!

而且参与美国曼哈顿工程的,原本属于德国的科学家(犹太人)还远远不止这些。据赫斯曼所知,历史上被驱赶出德国的犹太血统的顶尖科学家约有1400人左右,其中77%去了美国。他们几乎支撑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大半壁江山!

而现在,因为赫斯曼控制了排犹的规模,又滥发荣誉雅利安人证明,还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更不惜重金拉拢犹太科学家。因此这些年流出德国的犹太科学家人数非常有限,大约只有一二百人。其中并没有什么泰斗级的人物。

所以这个时代德国的科学研究水平远远比历史上要高——这种级别的科学家,每一个都是国家的“金手指”,多1000个简直就是开了“金恐龙腿”。

而这根“金恐龙腿”本来就长在德国的身上,希特勒却把它生生砍掉……这还不是最大的罪过,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