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部分 (第1/4页)

的意愿就会大幅下降。因此莫斯科这样的坚城,赫斯曼都打算交给白军去对付。

而白军的战斗力又远远不如德军,莫斯科守军实力如果太强大,白军攻坚惨败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所以,现在莫斯科外围的战役其实还是挺难打的。

“现在还不能确定,侦察机没有任何发现。”古德里安也和赫斯曼是一个想法,都希望在莫斯科的外围作战中尽可能消耗苏军实力,他对赫斯曼说:“而且切断红十月铁路线的苏军也没有撤退的迹象……他们仿佛在构筑防御工事。”

“构筑工事?”赫斯曼大为不解,“他们想继续包围保卢斯的军队吗?”

“这不可能,”古德里安说,“实际上保卢斯并没有被包围……红十月铁路线以东的博罗维奇还在我们手中。我想苏军的目的仅仅是迫使保卢斯的集群向北撤退,以便可以集中大部分力量保卫莫斯科。”

古德里安倒是一下就猜到了苏军的意图这实际上并不难猜,歼灭战人人想打,但是打不动有什么办法?能把德军北线逼退,总是对保卫莫斯科有利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达到目的。”赫斯曼手按着大地图台的边沿,“他们现在是……放弃了?”

“有可能。”古德里安说,“苏军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加里宁…特维尔地区与我决战,如果不能以较低的代价达成迫退我军的目的,选择放弃也是有可能的。”

“那他们为什么还卡着红十月铁路线?”赫斯曼伸手指了指红十月铁路线上的一个红色的圆圈那里大约有一个苏军的师级战斗群。“昨天晚上他们就可以撤离的,为什么不走?”

古德里安耸了耸肩,他也不大明白。

如果卡在红十月铁路线上的苏军撤退了,那么古德里安马上就会判断苏军在莫斯科以北发动的反击已经结束。

但是苏军并没有这么做,不仅红十月铁路线上的苏军没有撤,在瓦尔代、安德烈亚波尔、托罗佩茨、库夫希诺沃、托尔诺克、利库斯拉夫尔等地,红军都没有撤离的迹象。

苏军似乎在停止进攻后就地转入了防御,形成了一个半圆型的战线。这么一条战线虽然没有对联军的保卢斯集群形成包围,但是却卡得保卢斯挺难受的,如果不加以打通,保卢斯集群和德军的北方集团军群就不能放开手脚攻打莫斯科的北面。

也许这就是苏军统帅部的目的?

“应该打一下五一镇,”古德里安思考了半天,对赫斯曼说,“但是不能打下来,否则会吓着苏联人的。”

“故意示弱?”赫斯曼问。

“是的。”古德里安说,“我研究了4月5日至今的战报和损失交换率统计表,发现装甲兵相对步兵的优势正在减弱。不仅我方的步兵可以比较容易的击退苏联的坦克集群进攻,连我方坦克集群的反击,也有75%左右的概率被苏联的步兵防御所击退。”

苏军名将们发现的战场形势变化,德军这边同样有人留意到了。

“我相信苏军的统帅部门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古德里安说,“他们现在让步兵在五一镇布防,就是基于对步兵反坦克能力的自信。而我们可以强化他们的这种自信,这样苏军的北线集群的撤退就有可能被推迟。”

“可以,”赫斯曼和往常一样,继续对古德里安言听计从(人家是古德里安嘛),不过他还是提出了一个补充意见,“让空军暂停对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工业中心的空袭,集中力量轰炸莫斯科周围苏军控制区的道路、桥梁、交通枢纽,以瘫痪苏军坦克集群的机动能力。”

对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的空袭行动最早从1942年世界革命爆发时就开始了。不过那时德国飞机只是进行骚扰性轰炸,并不是真正的战略轰炸。

直到1943年秋季以后,白俄基本控制了彼得格勒州之后,德国空军开始大量进驻位于彼得格勒州的机场(都是原来苏军的军用机场,数量很多,设施也不错),而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也进入了德国空军的“1000公里作战半径”之内,大轰炸才算真正开始。

而现在,赫斯曼准备将轰炸伏尔加…乌拉尔工业区的飞机用以破坏莫斯科周围苏军的交通线。

……

上了年纪,还留了一搓和希特勒相似的小胡子的红军近卫第8步兵师师长伊万。瓦西里耶维奇。潘菲洛夫这个时候正骑着一匹哈萨克骏马,在四下巡视防御阵地。

他的1。4万哈萨克战士在过去十几天的战斗中并没有经过真正的苦战。因此是近卫第7坦克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