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部分 (第1/4页)

至于2艘塞得利兹级航母,现在已经被炸得千疮百孔,还没有沉没只能说是德国造船工业的质量一流,而且航母上的损管做得非常优秀。

不过齐柏林号航母上的第21特遣舰队司令部的人员,其实都已经知道那2艘轻型航母肯定是保不住的。

就在30分钟前,埃里希。贝就命令两艘塞得利兹级航母上的非损管人员撤离,航母上的飞机、弹药、航空燃料也统统处理(扔海里了)掉了。

实际上这两艘轻型航母现在已经变成了“靶舰”,之所以还没有被处分掉,就是要利用它们吸引美国人的注意力,以减轻另外三艘大型航母可能遭到的打击。

不过在措森总参谋部内坐镇的赫斯曼看来,哪怕第21特遣舰队的5艘航母全部丢光,只要航母上的大部分人员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得以生还,并且可以把美国大舰队引出来,那损失就是值得的。

哪怕用5艘航母换下4艘“依阿华”级和1艘“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这买卖也不亏了。因为航母是可以凑合的,没有齐柏林级就用凯塞林级,但是战列舰却不能偷工减料,要不然上了战场就是靶船!

“帝国元帅,齐柏林号报告再次击退美国空袭机群,击落敌机超过60架,我方损失fw190战斗机12架,福克636战斗机4架。普鲁士号和波希米亚号各中一枚500磅航弹,齐柏林号、塞得利兹号和塞克特号各中一枚鱼雷。”

“齐柏林号没有什么大碍吧?”赫斯曼淡淡的问。

“没有问题。”海军参谋长梅塞尔回答,“一条航空鱼雷而已,至只是在左舷舰艉开了个口子,动力舱和船舵都完好无损。”

“船舵?”赫斯曼忽然想到了什么,“让第21特遣舰队向东南方向航行怎么样?”

“向东南航行?”雷德尔问,“去哪里?”

“不去哪里,”赫斯曼摇摇头,“只是伪装成船舵受损,无法转向。就像……”

就像倒霉的俾斯麦号一样当然不是这个时空的俾斯麦号战列舰。

“我看可以。”雷德尔笑了笑,“这样美国人就更舍不得放弃到嘴的大鱼了,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航向躲避一下美国人的空袭。”

赫斯曼点了点头,“交战时间一定要精心计算,争取在明天天黑前展开交战,这样格奈森瑙号和威廉二世号两艘导弹舰就能在黄昏时分发起一轮导弹攻击了!”他顿了顿,“无论如何都要将4艘最强大的依阿华号战列舰击沉在大西洋上!”(未完待续。。)

第1124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 十三

“上将,这是水上飞机刚刚送来的侦察照片。”

1944年9月6日上午,一架从百慕大群岛起飞的“卡塔琳娜”水上飞机,给正以25节高速向东南方向航行的“依阿华”级战列舰送来了一些由f…13超远程侦察机冒险近距离拍摄的照片。

说是“近距离”,但实际f…13超远程侦察机拍摄这些照片的高度仍然在8000米以上,而且还保持着较高的飞行速度。因此照片的质量并不是很高。

不过就算这样,这些照片对正率领舰队准备和德国人决战的哈尔西海军上将而言,仍然是非常珍贵和及时的。所以他立刻将照片从卡拉汉海军少将手中接过,放在办公桌上,戴上老花眼镜仔细研究起来。

望着被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团团护卫的五艘冒着浓烟的航空母舰,他的双眉就渐渐靠拢了:“居然一艘也没有沉……德国佬的航空母舰还真是坚固啊!”

卡拉汉早就看过了照片,所以也点头道:“是啊,德国佬的东西一向坚固耐用,和日本货不是一回事儿。不过……它们还是跑不出我们的手掌心。”

说着话,卡拉汉又将一份手写的报告交给了哈尔西。哈尔西接过报告看了看,皱着的眉头立即就解了开来。

“感谢上帝!”哈尔西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它们真的打坏了齐柏林号的船舵!”

“是的!”卡拉汉说,“德国人的舰队从昨天傍晚开始就偏离了航向,一直在往东南行驶,而且走出了一条直线。如果他它们照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将会到达法属北非沿海。”

“这下抓住它们了!”哈尔西笑道,“它们如果走这条航线,明天白天都很难得到来自亚速尔群岛的岸基飞机的支援。”

“它们跑不了,”卡拉汉说,“现在它们离开我们只有170海里了,10个小时后就能追上了!”

“德国佬的增援舰队呢?它们到哪儿了?”哈尔西又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