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来就不曾熄灭过,贞观十五年那场朔州之战便是明证,若非那一仗是唐军大胜的结果的话,薛延陀也不可能有如眼下这般老实了罢,是故,从军事角度来说,若说吐蕃是潜在的凶恶敌手的话,那么薛延陀是大唐现实意义上的敌人,至少在绝大多数朝臣们的眼中,薛延陀的威胁远远比吐蕃,甚至比西突厥来得大,这一点从当初薛延陀朔州战败后,立刻派人进长安修好,并请求和婚,李世民本已应允将新化公主下嫁,却被朝议所否决便可看出一斑。

在李贞的战略中,薛延陀是个极不稳定之因素,无他,除了薛延陀军事实力强大之外,更因着其与西突厥、安西都接壤之故,李贞要想横扫西突厥,就不能不防备着薛延陀的黑吃黑——薛延陀的军事实力可不是龟兹国那等仅有三万于兵力的小国可比的,饶是李贞再自信,也不至于自负到能同时应付西突厥与薛延陀两线作战的地步,虽说先前在阿尔泰山埋下了阿莫提这么个钉子,可一者以葛逻禄族那三个小部落之兵如何能正面抗衡薛延陀的大军,也就是只能起个骚扰作用罢了,再者,李贞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完全驱使葛逻禄族为己方之前驱,是故,如何让薛延陀不搅合到自个儿的西突厥战略中去便成了李贞头疼的问题之一,很显然,若是能令薛延陀也陷入内乱中不可自拔,那便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局面了,毫无疑问,让薛延陀陷入夺嫡混战中自是达成这一效果的最佳手段,而薛延陀大王子大度设无疑是个很好用的筹码,只不过这个筹码要想用好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毕竟大度设本人也是个久经沙场的悍将,一个不小心就是养虎为患的下场,却也由不得李贞不加以慎重考虑的,当然,哪怕李贞已经下定了决心,却也不会急着跟大度设去勾勾搭搭的,除了要密报自家老子之外,更主要的是得先吊着大度设的胃口,让他去急,而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便是放长线才能钓大鱼的道理所在,是故,自三月二十三日与大度设会过一面之后,李贞就始终未曾再理会薛延陀使节的求见请求,只是将薛延陀一伙子人马全都晾在了外藩馆内。

除了吐蕃、薛延陀这两强之外,其余十数小国却又的分成两大类了,这其中龟兹、疏勒、于阗三国属于始终在大唐与西突厥之间来回摇摆的国家,其军事实力都不强,又都与安西接壤李贞对这三国的墙头草行为早已看腻味了,属于必须加以剿灭的国家,只不过要想付之行动,除了要朝廷的批准之外,还得找个合适的借口,毕竟总得师出有名罢,更何况龟兹国王现如今算起来还是李贞的老丈人,再怎么说,没个合适的借口,也真不好下那个手的,而此次诸国使节齐聚,便是个不错的利用机会,至于如何利用,那就得看李贞的手段了。

相比于龟兹等国的墙头草行径,康国、安国、曹同、火寻国等绍武九姓国却是好办得很,这些国家已经不止一次上书大唐朝廷请求内附,只不过当时西突厥势大,李世民考虑再三,始终不曾同意这些小国的请求,而现如今西突厥在天山以南的势力已经被李贞一举荡平,收拢这些小国的内附自然也就有了实力的基础,当然,李贞要的是彻底的统治而不是名义上的降服,该如何谈判也就成了李贞必须详加考虑的问题核心,若是能一举拿下绍武九姓国,那拓地可就不是千里而是万里了,不过嘛,就算谈不拢李贞也不放在心上,大不了到时候派出一支偏师去扫荡一番也就是了。

随着各国使节的不断涌来,各种博弈便开始在交河城内拉开了帷幕,一场好戏开始了……

你知道吗? 的弹窗广告是每30分钟才出现一次。( )

第二百五十九章连蒙带坑(一)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可那指的是关内,对于热得能在沙上烫熟鸡蛋的大漠而言,这清明不清明的,似乎也无甚区别,这不,见天就要清明了,可这天一大早地便是碧空万里无云,艳阳高照之余,就连一丝微风都没有,这才是初夏呢,气温便高得有如盛夏一般,哪怕只是着一身单衣躲屋子里头也依旧是热得令人喘不过气来,若不是有冬日里存在雪窖里的冰块放屋子里头镇着,李贞只怕早就坐不住了,不过嘛,就算他再不耐,这会儿却也脱不开身,无他,此时秦文华正在汇报这些天来与各方使节团的交涉情况呢,却不曾想府门外一阵喧哗声隐约传来,立时令李贞不悦地皱起了眉头,轻挥了下手,打断了秦文华的汇报,扫了眼站在书房一角的燕十八道:“十八,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燕十八见李贞脸现不悦,没敢怠慢,忙应答了一声,一闪身出了书房的门,急匆匆地往府门外赶去,不过片刻功夫便已赶了回来,脸上露出股怪异神色地看着李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