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1/4页)

激动,异常的激动,自一大早起来,李治便激动得连早膳都没心思用,梳洗一毕便到了宽旷的显德殿前殿中坐立不安地走来走去,向来苍白的脸色荡漾着层红晕,气息喘得粗重无比,大殿中来回走了近乎一个半时辰,也没见他坐下来歇上一口气,口中神叨叨地呢喃个不停,那等如疯似癫的样子叫人看了就恶寒无比,满东宫的人都知道这位主子近来表现反常,谁也不敢上去劝说一、二,就任由李治在那儿自个儿穷折腾。

“怎么还不来,该死的,早该到了,搞甚子!”李治喘着粗气,口中叨咕个不停,心烦意乱之下,恨不得亲自跑大理寺大堂去搅合一把的,只不过想归想,他还是没敢太放肆,然则一团乱麻的心境却令其无论如何也消停不下来——李治这个太子当得憋屈无比,往日里有老爷子压着,他没得到表现的机会也就罢了,这会儿好不容易熬到老爷子出征了,自个儿头上也顶着“监国太子”之名分了,可到了头来还是一点权柄都没捞着,这令李治无比之愤概,若是没机会也就罢了,此番相州军粮案可是能拉出萝卜**泥的大好机会,李治自是不肯放过,这是豁将出去打算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魏王一系连根拔起了,若是真能得手,这“监国太子”也就能名至实归了,可要是不能,那乐子只怕就小不到哪去了,这份赌注着实是大了些,大得有些子超乎李治的承受能力之外,也就怨不得李治这会儿心里头七上八下地难受得够呛了罢。

“启禀太子殿下,萧中书及廖侍郎、裴少卿、王御史在殿外候见。”就在李治急得团团转之际,东宫主事太监管大松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低声细气地禀报了一句,那话音竟带着一丝畏惧的颤音,无他,管老太监昨日被李治收缀的伤势还都挂在脸上呢,这会儿还真怕李治再次暴走的。

“啊,来了?好,好,好,快请,快,快请!”李治一听萧瑀等人来了,脸上的红晕顿时就更深了几分,一迭声地道着“请”字,那等疯狂劲儿惊得官老太监忙不迭地应了声是,一溜小跑地便冲出了殿门,紧赶着宣召去了,李治看都没看官老太监的失态之举止,伸手抹了把脸,搓了搓手,深吸了口气,走到前墀上的大位坐了下来,趁着诸大臣未至的当口,猛/喘了几口大气,这才算是勉强将激荡的心情稍稍稳定了下来。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萧瑀黑着脸,领着三位副手疾步走进了大殿,一见到李治正端坐在大位上,忙不迭地各自上前见礼。

“免了,诸位爱卿此来可是为了相州军粮案么,案情进展如何啊?”李治笑呵呵地虚抬了下手,示意众大臣平身,满脸子关切之色地问了一句。

“启禀殿下,相州军粮案已初步审明,皆系户部仓部员外郎刘铖玩忽职守所致,只是……”萧瑀话说到这么便停了下来,略一犹豫之后才接着道:“只是案情出现转折,现查明刘铖由国子监转调户部一事另有蹊跷,兹体事大,臣等不敢擅审,特来禀明殿下。”

“哦?竟有此事?还请萧中书详细道来。”李治尽管早就心中有数,可还是装出一副莫名惊诧的样子,大惊失色地追问了一句。

萧瑀从衣袖中取出裴鸿绪所提出的证物,双手捧着,高声道:“现有国子监太学博士林正诚之证词以及大理寺相关之笔记鉴定在此,可证明刘铖由国子监转调户部一事并非出自林正诚之保函,其中蹊跷待查。”

“递上来!”李治脸色一变,喝了一声,自有一名随侍之小宦官跑将下去,将萧瑀手中的折子接过,转承至李治的手中。

李治尽管早就看过了那些证据,可还是装模作样地细细看了一番,末了猛地一拍文案,愤然而起,满脸子正气状地断喝道:“可恶至极!朗朗乾坤之下,竟有人敢行此大不讳之事,查!彻查到底!”

一听李治下令要严查,王正凛的脸色可就变了——户部、吏部中有不少官员都是魏王一系的人,这一彻查下去,天晓得会牵连到何人头上,别的方面王正凛不敢肯定,可魏王一系绝对是要吃大亏的,魏王这艘船万一要是就此沉没了,他王正凛这个乘客又有何处可逃?有心出面劝说一番,可又不知该如何解说,一时间急得虚汗狂淌不已,可见事态危机,不出头又不成,王正凛眼珠子转了转,憋出了个主意来,这便从后头走上前一步,高声道:“殿下英明,此事确实该详查,只是如今陛下远征在外,若是户、吏二部有失,恐贻误军机,再者,兹体事大,非陛下圣裁不可轻动,望殿下三思。”

“王御史此言大谬,须知此案事关国体,岂容轻纵,若不早查,倘若有人毁灭证据,尔能担待得起么?”王正凛话音刚落,裴鸿绪立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