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间少年,生作死别 (第1/3页)

湘兵营的到来,使北伐军的实力增加了一倍还多。 .这绝不是简单翻倍的问题,二十万人往城下一放,所起到的震慑作用,远远大于十万人的两倍。而清流关的打通,保证了物资兵源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侯玄演有了充足的本钱,这场仗要怎么打,完全是他说了算。济尔哈朗只能被动地接受,没有选择的权利。

他连突围都是痴心妄想,只能在城瑟瑟发抖。

侯玄演不知道城的虚实,打定主意学习当年攻打洛阳王世充的李二,围点打援消灭满清的有生力量。满清如今最怕的,是打掉他的兵力,区区关外弹丸之地,算繁殖能力再好,能够养出多少鞑子来?杀一个少一个,杀一对少一双,他们耗不起!而城两蓝旗几乎全军都在,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有鞑子立足的八旗之二,他们输不起。

有济尔哈朗和两蓝旗这么大的香饵,侯玄演不怕钓不到满清的援兵,只要有人赶来,在江淮一望无际的平原,是北伐军最好的猎场。

侯玄演揽着夏完淳的肩膀,笑道:“端哥儿,我在去年回京的时候,许了你的姐姐我的弟妹,让你回家与家人团圆一次。哈哈,这次怕是要食言而肥了。这一回北伐,耗尽了国库,不成功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意已决,不打到山海关外,是天塌下来我也不撤兵。”过往几次北伐的无疾而终,一直是侯玄演的心病,这一次他处理了郑芝龙,拔掉了最后一根刺,后顾无忧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夏完淳的姐姐夏淑吉,正是侯玄演三叔侯岐曾的儿媳,从这层关系来论,他也算是夏完淳的兄长。自己的弟弟侯玄洵已经死了,但是看这个样子,夏淑吉并没有改嫁的打算,一直住在自己的府,安心伺候公婆。夏允彝那个老学究死板的样子,恐怕这辈子也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女儿改嫁了。

夏完淳虽然思念久违蒙面的姐姐夏淑吉和父亲夏允彝,但是他是个国大于家的人,否则也不会在新婚之夜招募一支叫花子兵,赶到太湖助战。听了侯玄演的话,夏完淳双肩一耸,笑道:“好在督帅许的话,末将一向是不怎么信的,不然还真要失望一下了。”

侯玄演在战阵前,屡次三番的许诺久战的士卒,带他们回乡。接过战阵打了一场接着一场,暑去寒来已经两年有余,征战在外的将士少有能够停歇的时候。这件事已经成了北伐军,人人都知道的一条轶闻,人望达到顶峰的国公爷一言九鼎,说的话什么都可以信,是带你回家不能信。

话虽如此,侯玄演被当众揭发,还是有些脸红。他笑骂道:“不是老子说话不算,实在是局势所迫,计划赶不变化。我那家雕梁画栋,玉盘珍馐,娇妻美妾,哪一个都没来得及享受,还不是和你们一样十天里九天征战在外。再让我听到谁嚼舌根子,败坏老子的名声,老子一脚下去是三百多斤的力道。”

周围的将士们在这种时候,是不怕侯玄演的,只有在他面『色』难看时候,全军才噤若寒蝉。自夏完淳以下,除了阎应元,都一齐哄笑起来。侯玄演也不恼,笑呵呵地布置着防区,围城是个既然是长期的活,要安排好兵力才行。

见到侯玄演开始办正事了,嘻嘻哈哈的众将一齐凑了了,神『色』慢慢恢复到不苟言笑。

城下突然增加了十三万人马,济尔哈朗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清廷许诺的援兵迟迟不到,让他陷入了绝望。

作为皇太极的忠实拥泵,多尔衮和他的关系不算太好,济尔哈朗心知肚明。但是局势到了这一步,他还是相信多尔衮能分清轻重缓急,知道派兵支援自己的。

和北伐军的交手不多,每一次都是败的稀里糊涂,济尔哈朗承认城下的北伐军战力很高,但是并不认为自己不能与之一战。

一阵清风吹过,灌进盔甲的凉风让济尔哈朗从沉思清醒过来,城下的北伐军正在变换驻地,本来他们是三面围住,留了北面大开。是个武将知道,那是怕困兽犹斗,给自己一条活路,免得城七万人拼命。但是此时四面合围,看来是吃定城守军了。

济尔哈朗一拍城楼,沉声道:“侯玄演欺人太甚!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打下凤阳来。传令城搜寻剩下的汉人,全部赶出来帮我们守城,一个闲人也不能有。”

周围的满清将领,一个个面『色』苍白,大战还没开始恐慌已经在城蔓延。凤阳城粮食不足,火『药』没有,连滚石都是女子都能搬得动的小石块。没有人他们更了解凤阳城的情况,这样的城根本没预料到会被北伐军打到这里。

城下年轻的『妇』人,被驱赶着往城搬运石块檑木,可怜这些娇滴滴的小娘子,以前在家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