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匣裰�艘桓鱿�ⅲ何�酥г��澜绲挚狗ㄎ魉拐秸�袢说恼蕉罚�拦�芡陈匏垢#�虢衲暝�滤娜眨�诿拦��岱⒉剂酥匾�菟担�渲杏幸幌钍亲�耪攵运樟�摹�

这个消息其实楚思南自己就能猜到,毕竟在当初他所熟知的历史中,美国人在遭遇了珍珠港的惨败之后,很快就投身到了二战的全面战争中。而苏联作为二战中抵抗德军的主要势力,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大力援助。

不过,在楚思南所了解的历史中,并没有提到苏联在四一年初的时候,总共接到了美国人多少援助,这一次,他身临其境,真切地了解到了其中的一切。同时,也由此真切地了解到了美国人工业实力的强劲。

正如罗斯福在国会演讲中所提到的:“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在这一点上,罗斯福没有吹牛,从十二月初日本偷袭港以来,仅仅是一个半月的时间,美国就把其雄厚的工业实力,转用到了军事领域。这一次,他们提供给苏联的军事援助,总价值在十亿美元左右。从一月中旬开始,将会有大量的坦克、飞机,尤其是军用车辆,将会从美国本土出发,经加拿大,横渡白令海峡,最终进入苏联远东地区。

针对这种情况,苏联高层给予了高度重视,用长远的眼光看,美国这个西方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终将成为苏维埃政权的敌人,二者之间是势不两立的。而美国目前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工业实力,则是苏联所难以企及的,这是一个威胁,长远意义上的威胁。

正如楚思南在最高统帅部紧急会议上所说的:“我们现在决不能仅仅把目光盯在对德的战场上,我们还要看得更远一些。现代战争,绝不仅仅局限在战役规划、兵员部署等等问题之上,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是一种工业、经济、农业等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国家总体实力上的较量。正是基于此,我们不仅要盯好目前所进行的战争,还要做好东部重工业区的筹划、组建工作,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

楚思南的这番话虽然简短,但是却很有震撼力,自然也引起了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等主要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通过这番话,楚思南展现出了其在军事之外的另一种过人的见识——或者说是才能。

迫于战争形势,最高统帅部会议只召开了短短的两天,不过,对于楚思南来说,这两天的意义却非比寻常,首先说,在这次会议上,他了解到了目前的国际局势已经同他当年所熟知的历史不同了。由于在珍珠港战役中遭受的损失过于惨重,美国人在太平洋上的对日攻势,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展开,这也就是说,历史上原本应该发生在今年六月份的中途岛海战,恐怕要被延迟甚至不会出现了。其次,对楚思南来说意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统帅部方面鉴于他前一阶段在北线战场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决定授予他一枚勋章,这次的勋章并不是那种毫无意义的“国际和平勋章”,而是货真价实的红旗勋章。得一枚勋章或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目前的苏联,红旗勋章却不是能够随便得到的,它的授予往往紧紧联带着升职。楚思南目前已经领受了少将军衔,那也就是说,下一步他就要晋升中将了,而按照常理推断,晋升的时间就应该定在北线战役结束的时候。

北线战役会在什么时候结束?这一点目前还无从得知,但是从大局上推测,应该为时不远了。

自从西北方面军展开西突作战以来,楚思南的别洛耶湖区方面军也加大了对北线德军的全面攻势。

在季赫温一线发起攻击的苏军部队,早已经突破了该方向上的德军防线,截至到二十一日,该部苏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距离沃尔霍夫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如果再向前推进十公里,苏军的部队就能控制住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点——沃尔霍夫共青团大桥。这条横跨在沃尔霍夫河上的钢铁桥梁,是经由沃尔霍夫至斯维里河方向的重要关卡,如果控制了它,那么前突至斯维里河南岸的德军坦克部队,就会被截断最主要的一条退路。不过很可惜的是,德军在这里的抵抗异常顽强,苏军的进攻部队被迟滞在了这一带区域,始终无法前进半步。

在列宁格勒方向上,由城内向外突击的苏军第五十五、第四十二两个集团军,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他们已经在第二波攻势中,突破了德军两道围城防线,并在进一步向施品瑟尔堡方向突进。和他们相对的,**夫中将所领导的第五十二集团军则由于受到德军的层层围困,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进攻中没有什么进展,最要命的是,他们的损失却很大,因为受到德军的数次空袭,**夫中将也受了轻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