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罗斯福、丘吉尔都来了,图哈切夫斯基同他们站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三巨头”组合,那来迎接自己的又会是什么人?楚思南心中这么想着,也将目光在飞机的阶梯下不经意的搜索着。

随着脚步的迈动,一位身穿深色美军陆军少将军服的中年人,进入了楚思南的视线,而此时,这位宽额头的美军少将,也正站在距离阶梯几步远的位置,仰头朝楚思南打量着。

用一名陆军少将来迎接自己这位苏联陆军中将,这说起来似乎有些规格不对等,但是实际上,楚思南却知道并不是这么回事,因为眼前这位美国陆军少将,决不是一个等闲之人。此人现在虽然在军衔上只是一名少将,但是其担任的职务,却是美国陆军作战部部长,而作战部则是美国陆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而从另一方面考虑,楚思南也对迎接他的这个人很满意,因为对方的确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能够由他来迎接自己,也就等于说自己的地位、名声是和这个人持平的。这个人是谁?他就是美国历史上十位五星上将之一、第三十四任总统、二战世界名将之一的艾森豪威尔。

而在楚思南打量着艾森豪威尔的时候,对方也同样在细致地打量着他,对于艾森豪威尔来说。此时的心里,却是感慨万千。

按照罗斯福之前的打算,美国方面是准备迎接苏联代表团的时候,找出与对方完全搭对的迎接人员的。这个搭对就包括了军衔、职务、军功、年龄等等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可是当外交部得到苏联方面发来的人员名单时,罗斯福发了愁,他赫然在苏联代表团的名单上,看到了楚思南的名字,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图哈切夫斯基故意在刁难人。

楚思南这个人,罗斯福作为美国地总统。是不可能不知道、不研究的。据他所知,这个在苏联军界、政坛名声日隆地年轻人。绝对是个不世出的战争天才。二十八岁晋升为苏联陆军中将、亲自指挥并赢取了自战争爆发以来,对德战场上战果最大、最能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士气地苏联北方战役大捷。一举歼灭德军二十余万人。就这样一个人,让罗斯福到哪里去找和他身份对等的将领?

如今,在对德战场上,美英的军队还没有丝毫的建树,在北非的战场上,两国的联军被隆美尔打的是一溃千里,狼狈不堪。别说歼敌了,不被敌歼就已经是圣母玛丽亚保佑了。

从目前来看,罗斯福唯一能拿得出手地,似乎只有海军中将麦克阿瑟一人了,他所指挥的太平洋舰队,刚刚稳固了对日海军作战的局势。这应该算是一个功绩了。可是别忘了,麦克阿瑟是海军中将,由他一个海军的中将。去陪同苏联的陆军中将,这成什么啦?更何况麦克阿瑟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让他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去陪同一个还不到三十地小伙子,这其中的不搭掉恐怕也过于醒目了。

万般无奈之下,罗斯福也只得安排了艾森豪威尔,毕竟他在陆军中的职位最高,而且在岁数上也才五十出头,比安排麦克阿瑟合适多了。

堂堂一个大国,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地接待人员,这样的窘迫怎能不让置身其中的艾森豪威尔唏嘘不已?他是在想不出这位正在步下阶梯的年轻人的脑子是怎么长得,即便说是军事神童,也不应该神到这种地步吧?

就在艾森豪威尔感慨间,楚思南已经步下了阶梯,面带微笑,笔直的朝他面前走来。艾森豪威尔急忙放下满腹的思索,伸出手臂,快步朝前迎去。

“楚思南将军,很高兴见到您,我谨代表罗斯福总统以及鄙国陆军上下欢迎您的到来。”紧紧握住楚思南伸出的手,艾森豪威尔笑道。

跟在楚思南身侧的翻译,将艾森豪威尔的这番话翻译给楚思南听,后者听完后谦和的一笑,然后说道:“谢谢,我也很高兴见到您,艾森豪威尔将军,”

“当初在报纸上看到将军是如此年轻,我还有些怀疑,真无法想象,像将军这样可力挽狂澜,击溃号称不败的德国人的智将,怎么可能是一位如此年轻的人?如今看来,是我的目光过于短浅了,真想不到,将军看起来比那些照片上的还要年轻。”艾森豪威尔依旧握着楚思南的手,不无感慨地夸赞道。

“将军过奖了,”楚思南待翻译为他解释之后,笑道,“须知战争永远都不是双方指挥官之间的直接交锋,而是数万、数十万士兵之间的搏杀。所以说,那一次的胜利决不能归功于我,而应该是我们苏维埃国家的胜利,是无数英勇红军战士的胜利。”

听了翻译转来的话,艾森豪威尔略一思索,然后说道:“当然,将军所说的不错。但是毋庸讳言,如果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