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楚思南终究没有想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稳妥之法,最后,他想到了老奸巨滑的苏斯洛夫,那个家伙整天贼兮兮的,说不定就有什么主意。

这段时间,楚思南是把苏斯洛夫当成了自己的心腹,他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公开场合称赞这个年轻人,有作为、有立场、有前途什么的,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提升苏斯洛夫的威望。

而作为楚思南的心腹,苏斯洛夫也的确很有表现,在很多楚思南颇感棘手的问题上,这个年轻人往往都能相处妙策,即解决了问题,还能让楚思南感觉顺心满意。

是以,这一次楚思南一感觉问题棘手,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苏斯洛夫找来,让他给想个办法。

就在当天晚上,楚思南邀请苏斯洛夫同自己共进晚餐,两人在总书记的办公室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后,楚思南便将前线的形势告诉了苏斯洛夫,并明言希望他能够想一个稳妥的办法,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

要说起来呢,这个苏斯洛夫也的确是很有做狗头军师的潜质,在听了楚思南所叙述的那些问题之后,这位年纪不过才三十余岁地老油条。孔子文学网很快就有了主意。他针对楚思南支持朱可夫作战计划的意向,想出了一个办法。

毫无疑问,楚思南对苏斯洛夫的主意相当满意,因为就在当天夜里,身为克里姆林宫卫队长的卢科昂基,便携带着楚思南的一些指示离开莫斯科,乘军机奔赴了柏林战役前线。

卢科昂基所乘坐的军机,在第二天下午抵达柏林前线的战役总指挥部,随后,他马不停蹄的同朱可夫等三位将军会了个面。然后传达了楚思南的意见。

按照卢科昂基的转述,楚思南对目前柏林前线地情况非常不满。他在与朱可夫通话之后,甚至发了一场很大的脾气。他认为在这样关键地时刻,朱可夫、梅列茨科夫、罗科索夫斯基三人,作为一线的指挥官,彼此之间不但不能紧密合作,反而还要勾心斗角,这是一种不负责任地行为,是在玩忽职守。像他们这种做法。如果不给与一定程度上的处罚,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因此呢,楚思南决定分别给于三人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如果在今后的战斗中,他们还不知道悔改。还不能在短期内扭转战局的话,那么克里姆林宫方面还将对他们做出更加严厉的处罚。

卢科昂基转达的消息,对于朱可夫来说还没什么。毕竟他所指挥地部队,的确在泽洛高地吃了大亏,接受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已经算是很轻的处罚了。但是对于梅列茨科夫和罗科索夫斯基来说,这处罚就不是那么回事啦,他们的指挥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等于是无端的替朱可夫背黑锅啊。两人听着那无端落到自己头上的处分,看着朱可夫地眼神都变了,他们是怎么看怎么觉的朱可夫别扭,两人心说:老东西够可以的啊,自己贪功冒进,在德国人那里吃了大亏,转头一份小报告,就把我们都拉进水底下去了。

当然,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是有赏就有罚,有罚呢也就得有赏,在转达了楚思南处罚三位将军地决定之后,卢科昂基转而说到对部分前线将领的奖赏问题。出人意料的是,按照楚思南的指示,这次能够受到嘉奖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在前线将近月余,但是却始终没有任何建树的安全委员会第一书记,吉尔尼洛娃同志。按照卢科昂基转达的褒奖内容,就是鉴于吉尔尼洛娃同志,在柏林战役前期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她的指导下,柏林地域苏军部队的军事委员们工作积极,很好的起到了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有力的鼓舞了参战部队的作战士气。为此,经最高统帅部提议,苏维埃最高主席团讨论研究后决定,授予吉尔尼洛娃同志一级库图佐夫勋章一枚,以示奖励。

库图佐夫勋章,其最初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奖励善于计划并实施方面军和集团军的战役或巧妙地使自己的部队避开敌人的突击并顺利实施反突击的军事首长和指挥员。同时呢,它有的时候也被授予在组织、指挥和保障作战行动中建立功勋、并在战斗中为祖国取得胜利的苏联红军陆军军官的。对于吉尔尼洛娃来说,她虽然没有本事亲自组织和指挥一场战斗,但是在后勤保障、军事动员等方面,她的作用还是有的。因此呢,对于她拿这一枚勋章,前线的指挥官们并没有什么意见,汗,即便是有意见,恐怕也没有人会提出来。为了一枚勋章去得罪吉尔尼洛娃这样一个女人,显然是不明智的,不然的话,只要想想整天有这么一个女人在背后惦记着你,那要还能睡上一个安稳觉的人,恐怕不是傻子就是疯子了。

可卢科昂基在完成了授勋之后的一番话,却让梅列茨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