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过一个好脸色。

今天,在这种特殊的场合,非常的时刻,他竟然跟自己示好?天要下红雨了吗?

还是他认为自己夫妻死的不够快,他在来添上一把火?

郭燕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忠顺恐怕会替自己夫妻求情。或许这正是皇上当着他来发作自己夫妻的原因,可是,若是真的接受了忠顺的求情,皇帝秋后算账的时候,自己夫妻可承受得住?

“皇上。”

“皇侄。”

郭燕跟忠顺几乎同时开口,两人也被对方打断了接下来的话。

皇帝意味深长的对着郭燕笑了一下,转头问忠顺道:“皇叔有何吩咐?”不问有什么事,直接问吩咐,是不是一直盼着忠顺开口替钱元脩夫妻求饶?

“哦,没有别的事情,”忠顺并不上套,?“老夫想起了咱们小时候的事情,”忠顺说了这么一句,脸上就摆出了一副缅怀旧时的表情,仿佛真的为旧时感怀着:“老夫还记得小时候,父皇和母后还在的时候,你可没有少淘气,有一次打破了母后最喜爱的一套盘龙盏,那可是父皇送给母后的生辰礼物——老夫记得,你当时好像推脱是老夫给砸碎的——。”忠顺够狠,搬出老黄历来,拐着弯的说郭燕指责皇帝的罪过没有错,他根本从小就不老实,栽赃陷害,不负责任——这种随意诬陷人的事情,果然是事出有因?

忠顺郡王比皇上大一辈,岁数却比皇上小上几岁,可是他一口一个老夫,还说起了皇上小时候做过的糗事,皇上嘴角扯了扯,嗯哼了几声也不知道是承认还是不认账。不过,他并没有指出来忠顺郡王的倚老卖老,毕竟,忠顺如今因为就番的原因,他只是一个郡王爵,论家法,他在皇帝面前可以称个长字,论国法,他却只是一个臣子,奴才,如何敢大大咧咧的坐在皇帝御案旁边?还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

别说皇帝,就是皇帝如今的儿子们,比如景宏,因为没有就番的原因,那也是王爷的爵,比忠顺要高一个品衔,忠顺见了他们也该行礼颔首示意的。可是,忠顺郡王当着皇帝都一副老夫自称,景宏他们如何敢让忠顺郡王给他们行礼?

此时忠顺又牵出来了老皇帝和老皇后,又一次宣誓他无比正统的身份,也是,虽然如今的皇帝也是先皇的嫡子,可是,他的父亲就“身不正”,因此不得不忍受了忠顺几十年的气。不过,皇上如今张网以待,并不介意忠顺这算是最后的嚣张表现,他见忠顺岔开了刚才那个话题,竟然跟他聊起了小时候读时候的趣事,仿佛刚才揭皇上的短只是无私之语。

“老夫小时候还算是聪明,读写字都比你快,每次等你到了鸾凤宫的时候,老夫都已经把母后特意留给咱们的点心一样吃上一半去”,暗示皇上虽然高高再上,却也是从小吃他吃剩下的东西长大。

皇上不置可否,忠顺会比他下学早,还不是因为他不会继承皇位,师傅们不用那么严厉的约束他,而且,忠顺也比皇上小那么几岁,还有无比宠爱老来子的皇后罩着,那些师傅们即使想要约束他,对他严厉些,也得要看看当时的皇后那关能不能够好过?“是啊,朕还记得,皇叔吃完了点心忘记了擦嘴,朕当时年纪小,还跟皇奶奶闹了一通,直到皇奶奶给朕又端出了一些才罢。”皇帝很配合的笑了笑,似乎也在为了小时候的事情觉得好笑,可是话语中的机锋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明白,即使你是嫡子又如何,最终高高再上的还不是我?

郭燕被忠顺岔开了话头,又见皇帝仿佛忘记了他们夫妻二人,竟自跟忠顺亲亲热热的话起家常来,郭燕暗自吐了口气,却也听到另一边钱元脩长长的吐气声,郭燕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却没有想到,不知道何时,钱元脩跟她跪着的距离竟然近了许多?

两人一个一前一后的以头叩地,却能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角度,用目光交流。

郭燕苦笑了一下,对上钱元脩一脸担忧的目光,两人心照不宣的倒都有了一种劫后余生之感。

“皇上,七王爷携世子求见。”正在郭燕跟钱元脩“眉目传情”的时候,全部都退到殿外的太监忽然高声通传道。

“宣,”大概是皇帝也不想跟忠顺在联络感情,太监的话还未落,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道了宣。

七王爷景宏伴着落日的余晖缓步而来,那托的长长的银子,似乎无意有意的遮住了郭燕身上的阳光,却也只是片刻时间,景宏跟没有看见大殿里跪了两个人似的,径直走到皇帝面前跟他请安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皇上笑着叫了起,跟景宏道:“皇儿不必多礼,来,见过你皇叔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