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皇后无法,只得小声说道:“便是在张贵妃怀孕之后。儿臣担心……担心再有别的嫔妃先于儿臣生下皇子,因此把心中所虑向父亲讲了。父亲便给了儿臣那样东西。还说,还说……”

“还说什么?这时候了,还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父亲说,母后曾经也这样做的,成功地生下了太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想来也不会怪罪儿臣这样做的。”

“放屁真是愚蠢愚蠢之极当初先帝执政时,威仪天下,天下清平,有无子嗣,便也不会有人会打皇位的主意。如今,皇上继承先帝的基业,就很有一些人不服气,加上皇上重文轻武,也得罪了不少人。不知有多少人要找种种借口来动摇这先帝留下的江山呢。你倒好,先就自断其后,把话柄留在别人的手中。要是借机生事,说皇上无子嗣,便是上怒于天,下不容于地,是上天不与他降福,你说,该怎么办?那紫阳王虽然年纪也不是很大,却也有了两个儿子,几个女儿了。这不是让别人看笑话,让别人生事吗?”

皇后不断磕头,哭道:“是儿臣不对。儿臣再也不敢了。请母后恕罪,请母后原谅儿臣吧……”

太后见皇后蓬头散发,惶恐之极,心中却又生出一丝怜悯,长叹一声,才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已知错,母后也不为难与你。这事也只我们娘儿俩知道。亡羊补牢,时犹未晚。明儿个选秀,可得好好帮哀家选一选,让她们得了皇上的欢心,生下子嗣,也是你的功劳。”

皇后一听太后不责罚于她,喜出望外,忙磕头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儿臣一定将功补过,把这件事办好了,让母后宽心。”

“好了,你先起来吧。哀家也是看你是我们端木家的人,才格外开恩的。这事也是万万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不然,不但哀家保不了你,便是哀家自身,只怕也会受牵连呢。”

“是,母后。儿臣知错了。儿臣以后做什么事都会先请示母后,不再擅自做主了。”皇后这才起身,立在太后面前低头保证。

太后点头:“那就好。这事就算过去了。不过,那红星石在哪里?不能放在你手里了,明儿个拿来交给哀家吧。”

“是,母后。儿臣一定听母后的吩咐,不再做傻事了。”

太后看皇后一眼,道:“你可得接受这次教训。知道吗?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次母后便替你按下了。若是你再犯什么过错,别怪母后不饶你好了,你自己先对着镜子把头发整整吧,不然让人看见,还以为哀家怎么样你了呢。”

皇后见太后如此说了,也知道今日之事算是过去了,如释重负,忙到妆台前理了妆,再过来。

太后这才叫人进来,说自己乏了,要歇息了。

皇后便也行礼告辞离去。

元春在房上一动不动地听着,全身都快僵了。此时见皇后走了,才暗吁一口气,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把瓦盖好,飞身离去。

快到砚香院时,元春忽地看见太平宫那边有灯光晃动,觉得很是奇怪。因为太平宫只是一个冷宫,平日里都没什么人进出,在这个时候,更不应该有人进出了。

既然有异常,元春定然是要过去看一看的。于是便悄悄往那边迅速靠了过去。

走近一看,却是两个宫女从太平宫方向走来。看样子也刚从太平宫里出来。其中一个宫女提着灯笼在旁引路,另一个宫女走在当中,匆匆地往内宫方向而去。虽然两人同为宫女装扮,应该是同级别同层次的人,但从神态举止上看,却更像主仆。

中间那宫女面上用面纱遮着,看不清面容。但从气质形象上看,很像元春认识的一个人。元春更是奇怪,便暗里缀上去。

虽然元春起步几乎无声,但打灯笼的那个宫女却停了一下,往后看了一眼。

元春忙停了脚步,贴在暗处的墙边不动。那宫女才又继续往前走。

元春便注意起那个打灯笼的宫女来。仔细观察,才看出,那宫女应该也是练过功夫的。那走路的步伐与寻常女子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元春便小心了许多,不敢再靠得太近。

那两人到了凤藻宫的门口,径直走了进去。门口的侍卫连问也没问一声,显然是熟识的人。

元春在宫墙边,纵身飘上墙头,见那两个宫女匆匆往寝宫走去。元春便也纵身跃起下,远远地跟在后面。

只见那两个宫女走到寝宫门口,门口早候着两个宫女。一见这两个人到了,便迎了上来,笑道:“娘娘回来了。奴婢在这里等得好不心焦,可算是回来了。娘娘,以后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