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何雁哈哈大笑:“好个心安之处是故乡。小姑娘。我等着看你将来如何。”

何雁带着美少年慢慢悠悠的踱步走了。殷如行心头颇为失望,苏雷竟然这样被挑衅都不生气。

其实她想错了。苏雷很生气。任何一个男人遭到这样的藐视和挑衅都会很生气。但是他们还得站在这里。因为今天最重要的节目还没有开场。

虽然不开口,但冷冽的气息苏雷可不吝啬,一阵阵尽情的施压。殷如行只觉心头难受,差点要跪下来求饶。

居然,被气成这样还忍着。心中一片冰凉。

另一头,赏花的才子们终于做出了不少诗,画了几幅画。吵吵嚷嚷的聚在一起评判着。还有一些人则聚在一处谈论起时事。一旦谈论时事,有些话题就避免不掉。比如说,苏晨兄弟和继母亲妹的城主之争。

继夫人许氏,一心要替女儿招赘夫婿,继承祺地城主位。长子苏晨,认为城主位该是他的。许氏所凭仗的借口,是城主印信的丢失。苏晨失德。

此时,这些文人居然也不怕,竟公开讨论起谁占的说法最有道理。

苏晨不笨,心胸也有??知道此时生气反而让贤士们觉得他不讲理,没有才德。便心平气和的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听那些人说。

各位的观点在殷如行看来都已陈旧了。反反复复也就那么两句。吵架都不会吵。

苏晨不动声色的听着,在争吵告一段落,暂时休息时突然忧心忡忡的道:“妹妹今年十六。也是说亲的年纪了。我总担心,母亲为着私语,不顾天元各地还有多少青年才俊,一律不问。只在她手下或祺城一带找。赌了一口气,却害了妹妹一生。长兄如父。我与雷儿就这么一个妹妹。连她成婚大事都插不上手,晨愧对先父。”

苏晨说完后,现场静谧五秒。这段话代表着一个新论据。五秒钟后,这些文人学子们的脑袋已经完全想明白了事情的各项牵扯。脸上的表情变的生动起来。干巴巴讨论了五年,终于有新鲜血液注入啊

于是乎,争论又被分成了两方对扯。新论据的立足点是妹妹的婚事。

长兄如父,当哥哥的想过问一下妹妹的婚事。这完全符合天理、人伦、律法。

继夫人许氏是苏离的生母,在丈夫早逝的原因下,接管女儿的婚事也正常。

换成普通人家,很好办。长兄和继母商量一下就行。

可惜在这里行不通。因为这桩婚事的内在,影响了祺城城主继任格局的改变。

一点点温馨的家庭之事,竟掺杂进几方势力的角逐。可以这么说,长大后的苏离,终于可以用她的砝码来最终确定谁是城主。

昨天的补上了……

第五十章赏花宴(三)

第五十章赏花宴(三)

一位贤士开始论述:“某以为,长兄如父。三小姐的婚事大公子理当过问,昔日先贤……”巴拉巴拉一通引经据典的言论,此君显然是站在苏晨一方。

又有一位雅士发言:“某以为不妥。虽说大公子爱妹心切,但就现今江城与祺城僵持之势来看,大公子如何千里奔波探访佳婿?”这位的立场说不清,貌似中立。

接着,殷如行的熟人白陌尘出来阐述:“大公子爱妹拳拳之心令人感慨。在下以为寻访佳婿一事,原也无需大公子亲临。但凡人品谦贵之士,谁人籍籍无名?但凡家世契合之者,谁家默默无闻?大公子只需将诚意传达,有意娶妇人家自会派遣家仆接洽,与两城僵持之势有何关乎?”

苏晨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显然对白陌尘的发言很满意。接着,江城治下的一群文人贤士就此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不多时便引的好些人过足观战。结果么,自然是支持苏晨的一方赢了。关于长兄过问苏离婚事的风声也由此被放了出去。

人越围越多,苏晨眼睛一瞥,瞧见了祀地的那位主客郎中,朗声道:“赵郎中,晨听闻贵城主年前丧妻,有意续娶,不知可有此事?”

赵姓郎中原本看热闹看的过瘾,不妨一个闪神,自家竟被拖下了水,大为紧张:“这,这,确有此事。”头上冷汗直冒,坏了,这苏家兄弟不会看上他家城主了吧。

他的担忧成了事实。苏晨不紧不慢的道:“若论家世相当,离儿贵为祺地郡小姐,自然是应婚配一地之郡公子。天元五城,年纪相当又无有妻室的郡公子,只你家城主一人。晨以为,以梁城主的人品风采,与我家小妹乃是天作之合。有劳赵郎中将苏某诚意转达,苏家有意与梁家结两姓之好,百年姻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