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惜春…藕榭,因她住在藕香榭。

宝玉…富贵闲人,因宝钗说他是“天下难得是富贵;又难得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 不想你兼有了”,便让他起了这个号,又称他怡红公子。

李纨因说她和迎春惜春都不会作诗,应让她们三人去了,她作社长,迎春惜春作副社长,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她们三个人不作;若遇见容易些题目韵脚;她们也随便作一首。

迎春惜春本就懒于诗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众人也就只得答应了。当下探春便在秋爽斋起了一社,于是稻香老农出题; 菱洲限韵; 藕榭监场。

李纨因方才看见两盆白海棠,便定了“白海棠”。

迎春随意拈阄,限韵为七言律,门字韵,又定了”盆””魂””痕””昏”四个字。

预备了四份纸笔,她们都暗自思索起来。

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 ;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

一时她们都动笔写起来,又改抹了一回。独宝玉四处探看着,不安分。

因那诗本就不是我作,只是记熟了,照写上去。便不能那么早些出来,只在窗边作思考状。我虽然不喜欢总要写些不属于我东西,可是我却喜欢看这些女子风貌才华,所以倒也喜欢这诗社。香快燃尽时,我连忙到书案前把记熟东西写下来。

四人写完后,宝玉说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便让她评诗。众人也都纷纷称是,于是先看探春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 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那首原不好了;这评最公 。”

因那诗并不是我作,所以无论她们怎么评,都不甚在意。

众人商议了下次结社日期,又决定了这次起社便叫“海棠社”,方才散去了。

我却只觉得此间女子当真是有风流才华,一炷香功夫便能出口成诗,让我叹服不已。

第 21 章

宝玉本来就是个无事忙,见众姐妹在一起起诗社,独缺了湘云,心中便不自在。缠着老太太要把她接来,老太太被他缠得没法,只得第二日就把湘云接了来。我倒是很高兴这个妮子又来了,她因知道了诗社事情,急着要看诗。

众人却让她先作一首来,若好;便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她作一个东道再说。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

众人大乐。

湘云很快便有了两首: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