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祝�褂小��钡邮�谌粜�拥乃档馈�

“好了,不用说了,备马,我要去拜见辞史韦大人”崔破打断涤诗的话吩咐道。

“与韦大人的面谈整整持续了个多时辰方才结束”走出刺史府,崔破的心中松爽了许多,而当晚老郭头返回后带给他的那封书信更是让他彻底的没了后顾之忧。

“天做孽,犹可恕;自做孽,不可活”再一次细细读过这封关键的书信后,崔破口中喃喃自语道,不觉之间,握着茶盏的手已是青筋暴起。

………………

五日后

崔破早早起身,来到书房之中,点燃了一枝安息香,任那袅袅清烟直直而上,又四散开去,他自摊开身前书册,似看非看的默然而坐,

“观两军之战,当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有胜负矣!”

不经意间,眼光掠过身前案上的《孙子兵法》,崔破的眼光顿时被定在这一段文字之上。再细看了一遍,方才喃喃自语道:“法令孰行?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一代兵家,果然不凡。”

正在他这般大发感慨之时,涤诗自屋外轻轻走进道:“公子,他们已经聚的差不多了,而小李将军的前锋斥候也已到府来报,午时必到。

“好!”崔破拍案而起,吩咐道:“换装,备马”不等涤诗动作,早有菁若自室外走进,身后跟随着两位手捧漆盒的健壮家丁。柔柔的看了崔破一眼,菁若打开漆盒,取出正散发着闪闪毫光的细鳞山文甲,为他细心换过,随后,更取过簪着红缨的头盔为他戴上。

换装过后的崔破,一扫往日的飘逸气息,身上陡然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战阵气息,两人深深凝视一眼后,再无他话,崔破转身而出。

来到府前,更见早有八条身穿甲胄的大汉当门而立,细一打量,却是陪嫁菁若而来的郭府仆役,正在他愕然之间,那排头的郭二上前行礼后道:“原在郭府,我等八人俱为巡院,都经高爷训练过战阵厮杀之法,奉夫人令,陪同公子前往。”

崔破闻言,心中一暖,却不多话,点点头,翻身上马,身后八名大汉跟随,一行九骑,伴随着隆隆声响,向城西校场驰去。

很想多写一些,多更一点,但是我毕竟不是一个快枪手,如此速度已是极限,还请诸位书友原谅。

第四章

崔破七人呼啸着弛进城西校场时,满眼所见都是乱哄哄的人群,又衣衫不整的军士,也有手提锅碗瓢盆的士兵亲人,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居然还有许多小商贩也推着车、挑着担的在营中开了张,做起生意来。

兵士的喧哗声、孩童的嬉闹声、商贩的叫卖声搀杂一起,这堂堂军营只比菜市场还要热闹,饶是崔破早有心理准备,这种种情形,还是让他啼笑皆非,而那随行的八名家人更是看得目瞪口呆,几人面面相觑,只是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崔破驻马片刻,强自压抑了心头怒火,重新换做一个和气模样,方才策马缓缓弛进营中,自有一旁腿快的士兵先行入内通报,不一时,就见王大牛并数十名身着各色服饰的带兵武官迎上前来。

相互见礼完毕,崔破便在众人陪同下来到阅校台上坐定,此地地势颇高,下面乱嚷嚷的情形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王大牛等人正要击鼓集合正领军粮的军士,接受检阅,却为崔破伸手拦住道:“还是等他们领过后再说,你我在上面等等无妨”,这一句话出口,立即换来一片“崔大人爱兵如子”的啧啧赞叹,更有一名旅帅将崔破夸的是白起

重生,李广复出,犹不如也!。

这种种夸赞只让崔破感觉全身恶寒,纵然是他自诩沉稳,也实在是抵受不住,见见天色,离午时尚有一段距离,也就顺势插话道:“各位过誉了,现在有请那位将军为我介绍一下军制?”

他这一声将军,只让这些低级武官听得全身舒爽无比,不待离他最近的王校尉发话,早有一名性急的大胡子武官接话说道:“我来为大人解说一番”说完,高昂着头得意洋洋的向周围巡望了一圈,少不得换回无数道鄙视的目光。

“大人且看!这领钱粮的士兵大都是五十人一聚,这五十人即为队,由一名队正统管;两队成旅,有旅帅一;两旅为一团,主官为陪戎校尉;四团为一军府,由仁勇校尉统领;本州州军置四军府,其中校尉王大人统领的这一军府辖有三个团,负责大军行动时的粮草保障诸事。至于团结兵,他们都是一些种地的泥腿子,体制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