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 (第1/4页)

“我也是头次来,什么也不懂。”于阳这说的是实话,她并未有选笔的能力,就是现在握笔的机会也是几乎没有。

胖婶笑道:“姑娘是在太太身边待过的,见到的,晓得的都比我多,姑娘替我长长眼。”

于阳思量着,看着眼前的笔,挑了一枝五文钱的:“这枝,我觉得这个瞧得好。”

那个小二忙道:“这位大姐儿好眼力,这笔是狼毫。日后毛泡开了,特别的软,写起来特别的顺手。自古写文章就是要顺手,一笔呵成,到时候中了进士,外放做官,都是一笔的事儿。婶子还不晓得吧……”小二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的朝外瞧了一眼,冲着胖婶招招手,示意她凑近一些。

这一动作立即招来胖婶的兴趣,她凑了过去,只听得小二道:“这是头等秘密,一般人我是不说的。我瞧着婶子面善,这才说的。婶子只一个人听了就好,若是大家都知道了,到时候人人都做到了,哪里能显得出婶子的儿子呢?”

小二说了一大通胖婶连连点着头,应道着:“你放心,我绝对不说的。你快说。什么秘密?”

“考官瞧的是什么?”

“文章啊!”胖婶这个还是知道的,这京城每三年都要出个状元,打马游街的样子她早就听人说过了,这点她还是晓得的。

小二摇摇头。

于阳也略微诧异,考官选士都是靠文章。不靠文章,还有别的什么法子么?一时,她也有了兴趣。

“考官那到卷子,第一眼瞧的是字啊!就像大娘日后要讨媳妇了,肯定是先瞧那姑娘长得如何,然后再看做事麻利不是么?”

于阳笑了。小二说的话虽然粗,但是却是这么回事,她想起小的时候父亲教自己习字的时候,也常对自己说不认识的人的头一印象就是这字,一张拜帖送去,你就是再有才。这字见不得人也白搭。

胖婶则是道:“我看你小子也不过十五六岁,怎么就想小媳妇了?”

小二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不过是个解释,婶子拿我说什么事。”他话锋一转便把话题转移了,“这字要想写的好,那除了下苦功夫练以外,这笔也要会挑。看婶子的装扮家境顶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一定知道,这越富贵的人家这笔就用的越好。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写出来的字也好。”他说着拣了一枝笔出来,同于阳先前挑的笔做对比:“这笔虽然也好,但是您看看这个。”

两支笔放在一处是有区别,看着胖婶的眼光变了,小二继续道:“冰盏胡同大多数人家的孩子描红的时候用的都是这种。婶子的儿子要描红了么?那就选这个吧。这沾沾皇上的龙气,到时候一跃龙门,给您挣顶诰命凤冠。”

小二的话说的让胖婶欢喜不已,她不但买了那支五文钱的笔,还买了一支十文钱的笔并半令纸要给她家的儿子写字。

于阳同胖婶在街上逛,一个人影却溜进了英国公府。在蒋氏紧闭大门谢客的同时,这个人能进入英国公府到是特殊的很,只是他的进入并没引起任何的惊动。他面对的只是英国公本人而已。

“你瞧着她去了冰盏胡同?”张瑛盘腿端坐在紫檀镶大理石榻上,他的眼光落在了摆在脚踏上的那双鞋上。只是用的很普通的棉布,没有任何花哨的表面,但底子做的很实在,穿起来很舒服。

那人忙磕了头:“小的瞧的真真的。九胖子的媳妇带着她一起去的。先去了干鱼胡同买了干鱼;又去了羊肉胡同买了羊肉,再去了皇上的潜邸,在那外头瞧了一段时间,还磕了头。后来就站在冰盏胡同口儿,却是没进去。之后又去买了纸笔,在那里面倒待了一会儿。”

“还是没去?”

“小人瞧着她望着冰盏胡同那边好一会儿。老爷,小的私下琢磨着,若是没有别的意思,谁会盯那么久?若是一般人也就是瞧一眼就够了。小的见她看是瞧了很久的。”

张瑛点了头。他捻着八角胡,也许真的是年纪大了,所以习惯做这个动作了。张瑛眉头轻轻一皱眉心间就挤出了一个小包儿,这是长久劳心思虑的象征。

到了门口去没有进去,是什么意思?难道她不急着找家人?只要她的家人曾经是住在这里的,他就能把那家人找出来。可她那是什么意思?

“你这就回去!经常放她出去,就是她不愿意。也怂恿着。一定要查出来,她在冰盏胡同的亲戚是谁?”

“是。”

“还有。到账房上支银子……”

“老爷……老爷…。。。可了不得了!”门外一阵脚步声乱跑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