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程氏道:“五百年前当然是一家。”

洛氏却是沉下了脸:“天下之间想象的人多的是,同一个姓的也多的是。”她说着瞄了那名夫人一眼,“甘宁伯夫人,我瞧着你们家的那个表少爷到是跟甘宁伯长得有气氛的相似。”

问起于阳是不是也是钱塘人的那位夫人顿时白了脸儿。她也就是多一句话,洛氏却这样的掀了自己的老底。她家的那个名义上的表少爷,其实就是甘宁伯养在外头的儿子,也不晓得那个外室使了什么法子,把人弄了进来,若不是她有法子,就不是表少爷,而是本家少爷了。

甘宁伯夫人自在那生气,洛氏却不管她,只是对武乡伯夫人道:“你既然说了要主持她的开笄,那到时候我便等你来。只是这梳头娘子不好找。”

程氏笑道:“我也没有女儿,哪里晓得,还不如问问你家的媳妇们。”

开始为于阳解围的**轻声道:“莫若许四娘子?她自有一双巧手,我出嫁的时候家母便是请了她为我梳妆的。”

既然是她开了口,想来她便是洛氏的长媳。

洛氏点了头,目光却没有在她右手边的**身上停下,而是转到了长媳身边的张氏。

张氏忙上前道:“家母也是请的许四娘子。”

有些夫人在跟前凑着说什么梳头是女人最重要的事,一定要好好的请人来,又说了其他的一些东西。那位说错了话的甘宁伯夫人到有些落单了,她心中虽然不快,可自家只是承爵的,比不上黔国公如今还是真刀真枪的打下的功勋,只得深深地忍住。

这里正说着,外头有人来报:“太太,穆姑爷来了。三房的九老爷陪着过来了。”(!)

第二卷 下人 第四卷 子嗣 第七章 闲谈之间

第四卷 子嗣 第七章 闲谈之间

洛氏点了点头,却是道:“请九老爷到偏厅坐下。”

见洛氏这里有客人来,甘宁伯夫人顺势告辞离去,她是待不下去了,甘宁伯夫人抬脚走人,跟着走的人也多了起来。武乡伯夫人程氏却没有走,她坐在那笑着道:“你们三房的那个女婿却是不错,听说这次又立功了?”

洛氏点了头:“说是怎么说,没见着。听着说英国公还未面圣,他怎么却先回来了?”

武乡伯夫人听了不由一笑:“你都不晓得了,我哪里晓得。”她想了想,还是开了口,“咱们是老姐妹了,你家老头子跟我家老头子也算是出生入死,从死人堆里过命的兄弟,情分比别人那是要近一些的。”

屋里的人见程氏说了这样的话,忙退了下去,连于阳也跟着退去。她走到后面大屏风时听到程氏道:“你们家那位姑奶奶已经去了三年多了。这姑爷是怎么可想法?”

这话不仅是于阳听到了,就是还未出去的四位少奶奶也是听着了的。二少奶奶高氏跟四少奶奶俞氏好像没听见一般抬脚依旧走人,那位三少奶奶张氏一对眼珠子颇为生动的转了转,却是对身边的人道:“你去找梅香,只说上次太太说的那个花样子,请她找来,我回去好给太太做双鞋。”说了,她笑着对万氏道,“大嫂,您先同于妹妹先走。”

这哪里是要花样子,是想着听听后面的消息吧。这位三少奶奶还真是毫不掩饰,难为她做的那样的理直气壮。

万氏笑着点了头,对着于阳道:“于家表妹,咱们这边走。”

于阳点点头。万氏领着她慢慢的走着,指了正房照壁后的一条甬道:“从这走就是我的院子,你若是无事闷的慌,就来找我说说话。”她温婉地笑着,“我们家没有女孩儿,难免冷清了些,不过其他几房还有几位妹妹,过些日子,回了太太,把她们请到家里来,妹妹也好认识一二。”

于阳应了。

万氏又对着于阳指点了去往另外三位的院子:“四弟妹为人甚好,你也可以同她常走走。你三嫂子那是最热闹的,她为人能说会道,待人有热情,家里的姐妹们都喜欢同她一处。”

于阳听着听着寻摸出一点点的门道来了,既然每个弟妹都有点到,为什么那位二少奶奶高氏却没有任何墨迹呢?三少奶奶张氏口中的万氏是相当不错的人,这样的人居然会做的那么偏,会是个不错的人么?

万氏又指了一处不错的院子,那里有人来来回回的搬着东西:“这是为妹妹准备的院子。没先搞妹妹来的这般早,我也没预备妥当,还请妹妹在太太那委屈几日,等院子收拾好了,再请妹妹搬进来。”

万氏领了于阳在院子里走了走。一明两暗的居所,四周种遍了花草,竹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