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将士下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绝对不让报****只存在半个月时间。

…………

时间一天一天的缓慢过去,当报**的凝聚力在一点点提高的时候,城外的叛军情况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轻而易举的拿了洛阳卫城金墉城后,叛军队伍不仅俘虏和收编了大批隋军士兵,缴获了武器盔甲,如愿以偿的在军事重镇金墉城里夺取了大批打造重型攻城武器的辎重器械,日夜不休的赶造大型攻城武器,还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这个巨大收获就是隋朝统治阶层的大分裂,当杨玄感叛乱的消息通过快马送到西都大兴城中后,西都留守代王杨侑自然是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出兵救援洛阳,大兴城里许多达官权贵的子弟也象陈应良一样,嗅到了其中暗藏的出人头地机会了,为了更加风光无限,也为了更多的荣华富贵和娇妻美妾,许多权贵家里的公子不等大兴出兵,马上就带着大批的家兵家丁东出潼关,赶来东都投军效力,想要浑水摸鱼乘机捞取战功和官职爵位,一时间,大兴通往洛阳的官道之上,到处都是鲜衣怒马的富家子弟,到处都是被家兵家将前簇后拥的权贵子弟。

顺便说一句,差点成为陈应良大舅子的柴绍柴公子,本来也想到东都洛阳来投军效力,碰个运气看看能不能更进一步,可惜他目前正有官职在身,没有上司允许就不敢私自出城,同时他的背景出身也稍微差了一点,结伴同行那些权贵子弟根本就看不起他,柴绍试图与上柱国韩擒虎之子韩世谔同行,还被韩世谔用言语羞辱了一番,一气之下,柴绍也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拉住了同样想来洛阳投军的小舅子李世民。

话扯远了,言归正传,当这些权贵子弟领着无数家兵家将来到东都时,却看到了坐镇东都的右武卫大军被杨玄感叛军打得龟缩洛阳城内,没有一兵一卒敢于出城与叛军交战,也看到了杨玄感叛军在东都战场上所向披靡,杀得右武卫队伍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同时看到投奔投降杨玄感叛军的平民百姓和隋军士兵犹如过江之鲫,叛军队伍迅速壮大,这些娇生惯养又志大才疏的权贵子弟不由打起了小算盘,觉得现在到东都投军肯定十有**是凶多吉少,一个搞不好就得人头落地,倒不如跟着现在势如破竹的老朋友杨玄感造反谋逆更划算,将来混一个开国元勋,远胜过现在升一级官加一级爵位。

生出了这个念头后,这些权贵子弟坐下来稍一商量,很快得出了共识,然后洛阳城也不进了,直接跑到了叛军主力目前的驻扎地金墉城投奔酒肉朋友杨玄感,杨玄感大喜过望,立即将这些权贵子弟全部收下,全都委以重任。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权贵子弟中,不仅有着已故上柱国韩擒虎的宝贝儿子韩世谔,还有大理卿郑善果的儿子郑俨、吏部高官虞世基的儿子虞柔、太常少卿裴蕴的儿子裴爽和前右翊卫大将军周罗喉的儿子周仲,甚至身为皇亲国戚的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也跳了出来跟着杨玄感造亲堂叔隋炀帝的反。

更搞笑的是,这些权贵子弟中,还有一个就是来护儿的亲儿子来渊,隋军水陆两路讨伐高句丽,隋炀帝亲自率领陆地军队,水面军队全部交给来护儿指挥,对来护儿的信任与重视可见一斑,结果来护儿在前线为隋炀帝拼命,他的宝贝儿子来渊却在后方革隋炀帝的命,也不知道可怜的来护儿来大将军得知这一消息后,将会生出什么样的感想了。

别看这些权贵子弟贪生怕死,纨绔无能,可是他们老爸的显赫身份放在了那里,所以他们加入杨玄感叛军后,还是给东都战场上交战双方的士气斗志造成了巨大影响,杨玄感叛军方面当然是士气大振,从者日众,队伍规模迅速扩大到了惊人的八万以上,上上下下都对造反成功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与之相反的是,当这些权贵子弟来到了东都城下表明身份,呐喊口号为杨玄感招降洛阳守军后,洛阳守军却是为之大哗,无数的士兵都觉得现在的朝廷肯定要完了,连这些名门世家的公子都站出来造反,现在这个朝廷还有什么指望?也以此,无数的洛阳守军将士更加坚定了一念头,那就是叛军队伍一旦攻破城墙,自己就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叛军!队伍中悲观气氛弥漫,好不容易通过上春门小胜振作起来一些的士气,也一下子重新低迷到了极点。

洛阳城里达官权贵也是如此,因为族侄裴爽也投入了叛军队伍,坐镇上春门主战场的裴弘策气得当场流下眼泪,在城墙上指着不孝族侄哭骂不休,裴家败类裴爽却是恬不知耻,继续大声劝说族叔打开上春门向杨玄感投降。樊子盖和皇甫无逸等隋炀帝铁杆走狗个个脸色铁青,恨不得把城下的权贵败类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