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4页)

没办法了,为了不马上掉脑袋,可怜的钱向民钱大人也只能是赶紧打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小白旗,一边声称自己是谯郡使者,一边要求拜见下邳著名豪杰苗海潮,说是有要事禀报。但很可惜,钱向民这次遭遇的是素质很低的变民军,还从没碰上过这样的事,听了钱向民的要求后不仅没有给予礼遇,还对钱向民拳打脚踢,言语侮辱,发泄阶级仇恨——好在也没急着杀害已经走投无路的可怜钱大人,也派了人回去向大队禀报。

还好,正当秀才遇到兵的钱向民欲哭无泪时,大股的乱贼队伍已然抵达了谯郡边境,为首的贼帅虽然觉得陈应良遣使联络苗海潮有些奇怪,却也没有宰杀已成瓮中之鳖的钱向民,还派了些人押送钱向民去与苗海潮的队伍联络,同时也派人向杜伏威和辅公佑等大贼头报告情况不提。

就这样,在变民军士兵的押解下,都已经鼻青脸肿的钱向民终于寻到了苗海潮的队伍,也终于见到了正在率军行进的下邳大寇苗海潮。听说钱向民是陈应良派来的使者,还指名道姓的要拜见自己,从没碰上过这种事的苗海潮当然也是大吃一惊,赶紧让队伍暂时停止前进,就在路边接见了钱向民,还打量着鼻子流血的钱向民问道:“你是小陈庆之派来的使者?你叫什么名字?来见我干什么?”

“禀苗大王,小人名叫钱向民。”钱向民抹去脸上鼻血,向苗海潮拱手说道:“小人目前为谯郡通守陈应良陈通守担任幕僚,只是一介无名小卒,奉东翁陈通守之命,特地前来拜见于你,与你协商一件小事。”

说着,钱向民又从腰间掏出了一个小布囊,双手呈给苗海潮,恭敬说道:“苗大人,这是我们谯郡陈通守送给你的一点心意,还请你笑纳,也莫嫌微薄。”

苗海潮满肚子狐疑的顺手接过那布囊,倒出其中物件时,苗海潮又小小吃了一惊,旁边看热闹的变民军士兵却是惊叫出声,原来布袋之中,竟然装着四颗鸽蛋大的洁白明珠,价值相当不菲——这一点也让押解钱向民来此的变民军士兵万分后悔,心说怎么就忘了搜这钱向民的身?再然后,苗海潮当然万分惊讶的向钱向民问道:“我与你们陈通守素不相识,他怎么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

“当然是聊表敬意。”很会拍马屁的钱向民终于得展所长,嘴上象抹了蜜一样的说道:“我们陈通守虽然远在谯郡,却早已听说过苗大王你的鼎鼎大名,知道苗大王你本是邳县富豪,家有良田千亩,还有陶窑四十余座,富甲一方,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下邳一等一的英雄豪杰,只因不满贪官污吏对百姓的盘剥敲诈,毅然散尽家财救济百姓,率领窑工杀死贪官,替天行道,义薄云天,侠义之名如雷贯耳,我们陈通守就是景仰大王你的威名,这才派小人前来拜见于你,送上一点薄礼聊表敬意。”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听到钱向民吹嘘自己的得意事迹,苗海潮的脸上多少露出了一些笑容,又问道:“你们陈通守派你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好话,送这些礼物?他能这样的好心?”

“大王明察秋毫,一猜便中。”钱向民一边继续拍着马屁,一边又从怀里拿出了一道书信,解释道:“不瞒苗大王,其实我们陈通守对你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求你在杜伏威杜大王的面前代为周旋,劝说杜大王不要入侵谯郡,改道去其他郡县就粮,只要大王你玉成此事,我们陈通守对大王你定然还有重谢。这是我们陈通守的亲笔书信,请你过目。”

苗海潮彻底楞住了,旁边的变民军将领士兵也都楞住了,其中一个将领还说道:“你们那个陈通守,是在梦吧?我们的大军都已经都已经杀到谯郡边上了,凭什么还要改道退兵?我们凭什么听你的?”

“诸位将军,你们别急,请听我说完。”钱向民赶紧抱四方拳,点头哈腰的说道:“如果各位大王答应改道退兵,不再入侵谯郡,我们陈通守情愿送给你们五千石粮食,两千匹布和两千贯钱,做为答谢。”

自打隋末农民起义大爆发以来,民变虽然多如牛毛,但地方官向乱贼行贿交保护费的事还真是第一次发生,听到了这等奇事,苗海潮等人难免是更加惊奇,苗海潮还赶紧打开了书信,见陈应良果然在书信中提出了类似请求,恳求自己在杜伏威的面前多多美言,劝说杜伏威放弃入侵谯郡的计划,答应只要杜伏威肯退兵改道,谯郡方面就送给杜伏威队伍一笔钱粮,做为答谢。除此之外,陈应良自然少不得在信中猛拍苗海潮的马屁,直把苗海潮吹得是天上少有,地上独无,并且开门见山的告诉苗海潮,只要苗海潮劝说杜伏威退兵成功,陈应良就再送一批金银珠宝给苗海潮。

看了陈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