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 (第1/4页)

,分别在城东、城北两地列阵,互为掎角之势,李渊也将军队一分为二,亲自率军与庞玉对阵于北门,令李二和段志玄率军迎战东门隋军。

立阵刚定,此前在雀鼠谷吃了大亏的庞玉压不住心中火气,首先发起进攻,李渊诈败退却,引诱庞玉军放弃坚阵发起追击,庞玉再度中计,追击间阵脚松动,后方露出破绽,立阵于城东的李二和段志玄乘机率领骑兵发起冲击,猛冲庞玉背后,李渊也乘机掉头杀来,激战间,武艺超群的李二手刃数十敌人,双刀都砍出了缺口,勇不可挡,彻底挫动隋军心胆。那边李渊见战场已陷入混乱,遂命令全军高喊口号,声称自军已经生擒到了庞玉。

很简单的攻心计,尽管庞玉的帅旗未倒,仍然还在战场上高高飘扬,但是士气不振的大兴隋军却偏偏中了计,相信主帅被擒的恐慌之下,许多隋军将士溃散而走,影响同伴斗志,滚雪球一般造成大量士兵陷入慌乱状态,士气如虹的李渊叛军乘机狂冲猛打,隋军大败而逃,庞玉努力约束无效,又见大批叛军向自己冲来,胆怯之下赶紧拍马而走,带着亲兵逃向北门,李渊父子全力追杀,说什么都不肯错过这个破敌机会。

数量庞大的隋军败兵给叛军打了免费前锋,压住了吊桥无法升起,堵住了城门无法关闭,久疏战事的霍邑城又不象虎牢关那样,在城门上方悬挂有夜叉擂可以在关键时刻阻挡人流,霍世举在城上大吼大叫命令赶紧关门,城门兵却死活挡不住如潮人流,推搡之下,隋军城门官还无比倒霉的被人潮冲倒,被自家败兵活生生踩死,门兵胆怯下更不敢阻拦,后面的李渊叛军乘机尾随而上,先是砍断吊桥绞索,接着跟随隋军败兵人流冲入城内,夺占了城门要地。

再无任何悬念,隋军主将庞玉虽然也侥幸逃进了城内,但士气低落的隋军将士却根本挡不住李渊叛军的前进脚步,拣到了天降大馅饼的叛军上下人人争先,个个奋勇,杀得仓促迎战的城内隋军无法招架,霍世举几次组织军队巷战拦截,试图夺回城门,也都被势不可挡的叛军几下子打溃,最后随着攻入城内的叛军士兵越来越多,在城内占据的区域越来越大,庞玉与霍世举也没了办法,只能是匆匆领了残兵败将弃城而逃,叛军乘机夺占霍邑,同时分兵追杀隋军败兵,拼命削弱隋军的作战力量,不过庞玉和霍世举喘息机会。

大胜后的李渊叛军当然是一片欢腾,李渊又下令给辅兵与战兵同样的犒赏后,欢呼声陡然又加大了数倍,数量居多却赏格较少的叛军辅兵个个喜形于色,无不庆幸自己跟对了人,觉得为老李家卖命十分值得,锦上添花的是,此刻偏巧了叛军偏师张纶部神速攻占离石郡、擒杀拒绝投降的离石太守杨子崇的消息,叛军队伍里的欢呼声更是一下子达到了顶点,攻占大兴、拥立代王的振臂口号声响彻全军全城,军心振奋到了极点。

看到这样的热烈场面,李建成、李二兄弟和李渊军高级将领当然也是无不欢欣鼓舞,都说士气可用,自军这次又一战拿下霍邑城池,足以证明自军这支新组建的军队战斗力强大,绝不亚于任何一支当世雄师,攻破大兴易如反掌。然而兴奋自信的同时,李建成、李二和刘文静等精细之人,却发现身为全军主帅的李渊脸上反倒没有多少喜色,言语间偶尔还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似乎正有心事。

察觉到了这点,李建成便小心向李渊问起了原因,李渊犹豫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没有必要再隐瞒了,直接告诉你们吧,其实十几天前我就已经收到了消息,陈应良已经夺回了虎牢关,打跑了李密和翟让。”

“陈应良已经拿回了虎牢关?打跑了李密翟让?”叛军几大将领全都失声惊叫,李建成和李二也都是脸色一变,同样在场的降将云定兴也眼中闪过光芒,但没有吭声。而神情反应最为激烈的,当然还是已经被封为李渊叛右领军长史的柴绍——双手攥得指关节都在发白!

李渊点点头,笑容有些苦涩,说道:“当时我们刚进入雀鼠谷准备和官军交手,我怕影响军心,打击士气,就隐瞒了这个消息。翟让李密被陈应良和王世充前后夹击,在十里堡与陈应良会战时,又被陈应良以少胜多打得大败,损失十分惨重,也被王世充卡住了粮道,为了保全实力,翟让李密不得不弃关而走,陈应良重新控制了虎牢关,也彻底扭转了东都战场的被动挨打局面。”

叛军诸将都不吭声了,李渊则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虽然老夫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事实,陈应良这个小匹夫在战场上确实难缠,翟让李密合兵超过十五万,其中百战精锐数量相当不少,整体实力其实超过我军,还有虎牢关坚城雄关可守,照样被这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