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部分 (第1/4页)

惫程度。而随着隋军主力越过潼关进入崤函道,距离东都战场越来越近,王世充也逐渐慌了手脚,只能是命令王玄应暂时放弃攻城,改攻城为围城,掩护粮草通过偃师城下,争分夺秒往东都城内抢运粮食。

也是到了伪政朝廷全力抢运粮食的时候,李客师这支孤军恶心人的地方就全部体现了出来,伪政朝廷用相对方便快捷的舟船运粮,船只必然要走偃师南门城下通过,还是逆流缓行速度极慢,李客师军不消出城就可以用弓箭和投石机覆盖整个洛水河面,也可以随时派出水手出城去凿沉郑军运粮船只,身处内陆的伪郑朝廷又船只稀少,李客师这么瞎折腾没用几次就把郑军船只折腾过半,水路运粮数量锐减——别说现造船只,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也别说用木筏运粮,那更是隋军投石机和弓箭的活靶子。

水路运粮不够满足需求就只能走陆路,走陆路的话新问题又来了,运粮队同样得从偃师城下经过就不说了,连年的战乱又导致了河南郡境内牲畜稀少,连耕牛都找不到几头,更别说是找到足够多的牛驴骡子运粮,宝贵马匹又必须让骑兵骑乘作战,别无选择就能用人力运粮。而人力运粮不仅路途消耗扩大数倍,还又必须征调数以万计的百姓背粮挑粮,推着独轮车运粮,在春耕时节征调如此之多的百姓服役,民怨自然是更加沸腾,危险系数也陡然加大了许多,逼着王世充是只能增派军队监视和保护百姓运粮。

所以,李客师军即便是无法出城劫粮,仅仅只是盘踞在偃师城内,王世充军的运粮难度就增加了数倍,争取在全面决战前往洛阳城内运送五十万石粮食的既定计划也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王世充一家对此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又无可奈何。

这时候,一个让王世充万分意外的消息突然传来,盘踞在白马苟延残喘的李密竟然接受了窦建德册封的魏王爵号,带着两万多残兵败将和一大块被彻底打烂的中原地盘向窦建德投降,同时还有准确消息说李密已经到了临洺觐见窦建德,降意甚诚。对此,王世充惊讶之余难免又喜又忧,喜的当然是又有一个宿敌不战自亡,担忧的则是自己与李密仇深似海,李密到了窦建德帐下后,必然会全力阻拦窦建德与自己结盟,借机报复。

再怎么意外也没用,该来总要该会来,二月十八这天,隋军主力顺利越过函谷关,继续向着渑池挺进,距离新安战场已经只剩下三天多的路程。同时陈丧良也一如既往的耍滑头,檄文上宣称是出兵八万,也确实只从关中带来了八万军队,但加上刘黑闼、李客师、秦琼三支偏师及宜阳驻军,隋军这次向东都战场投入的兵力总规模实际上超过二十万,且主力军队还都是得到过五个月时间休整的生力军,体力状态和精神状态远远胜过王世充麾下的疲惫之师,军需辎重方面更是甩开王世充八条街都不止。

但以兵力而言,郑军并不逊色于隋军,东西北三线兵马和洛阳城内的驻军加在一起,七拼八凑能有十三万多人,总兵力还占一点优势。但郑军这十三万多军队也确实七拼八凑凑出来的,其中真正可靠的依然还是王世充战胜李密前的四万来点东都军队,余下的都是新降兵,或者是李密败走后被迫和自愿投降的各路贼军兵马——类似于现代社会加盟店一般的存在,名誉上听王世充的号令打郑军旗帜,实际上军队内部依然还是原先的主帅说了算,王世充对他们的掌控力并不强,到了关键时刻真正能派上用场并不多。——而这一切,也全是因为陈丧良根本没给王世充喘息机会整编他们的缘故。

自家人知自家事,王世充同样很清楚自军这一弱点,即便来不及腾出手来整编这些军队,也是拼命给这些加盟店的老板隋封官许愿,还把两个侄女分别嫁给了瓦岗猛将单雄信和众加盟店中来头最大的原郇王杨庆,尽最大努力拉拢笼络这些加盟店老板。但效果依然不大,其中与王世充貌合神离者不在少数,特别恶劣者如郝孝德还干脆直接叛出郑军。

面对着这一强弱悬殊的形势,王世充一度打算全力采取守势,但段达和李世英等有点头脑的心腹却又向他指出,说如果全力坚守的话,不但会更加打击士气军心,还会让那些加盟店老板更加离心离德,出现类似郝孝德一样的率军叛逃者。建议王世充乘着新安城池还在手中掌握战术主动权,主动出兵迎战,借崤函道的狭窄地形与隋军主力抗衡,这样即便战事不利也损失不会太大,而如果能从陈丧良身上捞到一两个胜仗,就可以大大的鼓舞军心士气,增强军队的凝聚力。

很清楚不孝女婿对离间计反间计有多拿手,也很明白自军的内部情况是最怕被离间分裂,王世充咬牙再三后,终于还是决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