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德明公,学生也自愿退出寒山书院,入读苦泉竹楼。”

“德明公,学生也是……”

“德明公……”

“德……”

……这,都疯了?

百姓们都不解了。

可是学子们更加疯狂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道绯色衣装的少女,此刻已经不着痕迹地立在了九位老大儒的身侧。像一个乖巧的小辈。却又似乎并无任何突兀。

这时候,德明公才笑着说道:“诸位学子都是好学天聪之人。都是大历朝将来的顶梁柱。众位学子有心向学,这是好的,只是且先听老朽说一说这苦泉竹楼。”

德明公何等人也,他一说话,其他人就算是再喧嚣,便也闭上嘴,安静地等待德明公的指示。

只听德明公道:“这苦泉竹楼其实是书肆,苏家大姑娘有心,见百姓家中贫苦,无银钱供应幼子启蒙读书,便苦苦恳求我等,愿我等几个老家伙能够帮助这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上书。”

此言一出,竹台下又是一阵喧嚣,苏白芷安静地接受众人的目光。

德明公又接着道:“苦泉竹楼是书肆,是书院,是教导学子的地方。但是只招收十岁以下的稚童启蒙,而我等九位老家伙自不量力了,便充当了这苦泉竹楼的坐席教授。”

一瞬间,失望的眼神和叹息声比比皆是。

苏白芷向德明公点点头,德明公就让苏白芷接着说。

苏白芷倒也不啰嗦,直接点明自己的目的:“小女子苏白芷,先给众位父老乡亲见礼了。”倒也大大方方,利落的一个施礼,又让竹台之上的百姓们好感顿生,加之,刚才德高望重的德明公说起苏家那位大姑娘为了能够让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上书,建了这书肆。心里又对苏白芷感激不尽。

苏白芷说:“苦泉小楼虽然只招收十岁以下的稚童,却也缺少给学子启蒙的教书夫子,九位老大儒德高望重,他等人虽有心,白芷却不敢真的苦着几位年事已高的老大人们,所以,苦泉竹楼,不但要招生,也要向外公开招用给孩子们启蒙的教书夫子。

而一旦哪个学子被苦泉竹楼录用,便可入了九位老大人的眼,被其中一人收在身边作为入室弟子。”她现在所说的话,都是之前与九位老大儒们商议好了的。

在九位老大儒看了她给的计划书的之后,便被她下的一盘大棋盘给惊倒了,到同时,却也认可她的这个计划。

不为别的,只为她供出的拼音注字法,只为她要为寒门选人才。……其实,这些事情,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哪一个没有想过,哪一个在脑海里计划过。只是岁月催人老,也磨掉了曾经的拼劲和勇气。

将老之时,不做点什么,对得起年轻时候的自己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今的文坛俨然开始从根烂了,所以才有了苏白芳这样的女子成为“智美人”这等荒唐的事情。所以才有了泊湖论鉴名存实亡。

如果没有人将烂掉的挖出来,也许,他们也不会愿意去翻看已经烂掉的部分,可是,今天,就在刚才,这个少女,就是这个少女,她将大历朝腐烂的文坛,腐烂的读书人,挖出来,她甚至一点点地剖开腐肉,就是要让他们几个老东西感受到改个文坛已经迫在眉睫。

苏白芷用左思的一首《咏史》,讽刺如今朝堂之中俨然已经有了那种不管世家子弟有无才干,占据高位,而出身寒微之人受到压制的恶风气。

这大历王朝,看着欣欣向荣,其实恶风恶气俨然已经弥漫在朝堂之中了,也不知道帝王是否发觉。

在苏白芷刚刚魂附的时候,便带着对这个王朝少有的讥嘲。就如前世历史上的大明朝,从朱棣登基那一刻,看着风和日丽,国富民强。从朱棣发行过多发行纸钞的那一刻,其实,叫做大明的那头老虎已经开始生病了。

所有不为一国所拥有的财富为基础发行的纸钞,最终带来的只能是这个国家的乱套。或许一开始会繁华,但这只是表面的现象,终究这个国家会乱套。

而大历朝虽然没有发行纸钞,但是名门子弟“子承父业”的现象越发的频繁发生,或者占了父辈的照拂,或者是得了祖辈的荫庇,把持朝政的永远是名门子弟。就比如苏朗明……苏白芷不觉得苏朗明这样的人,能够当个什么样的好官。

苏白芷是不在意大历朝终究会不会灭亡的,她这么做,自然有她自己的目的。只是恰好,将大历朝的敝处分析给九位老大儒知晓,这成了她达成自己目的的手段罢了。

大历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