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布劳希奇的最后一句话激了希特勒的感慨,他大声说道:“我最厌恶那些临阵脱逃,他们完全是在玷污军人的荣誉,他们配不上年地胜利。确切地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取得过那场战争的胜利!雷德尔元帅,海军的飞机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再次出击。我们要用水雷重新封死那条从敦刻尔克通往英国地道路,彻底封死!”

“是的,元阁下!”雷德尔沉稳的回答说:“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但我们需要得到空军的全力支援!”

希特勒似乎对这种谨慎的腔调有些厌倦,他自信的宣称:“我们的空军所向无敌,这点海军完全可以放心!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我们的战斗机依然会牢牢掌握海峡的制空权!”

一旁的施佩勒表情有些严峻,因为他很清楚今天围绕敦刻尔克的空战有多么的激烈。为了撤回6军最精锐的部队。英国皇家空军这次可是把最后的一点家底也拿出来了。

“好吧,就这样吧!”希特勒挥挥手,示意结束这次临时性质的军事会议。但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第一个离开会议室,而是把在场的海军将领单独留下来,包括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副司令京特。古泽、总参谋长海耶以及兼任统帅部海军主管的张海诺。

“挪威国王和政府宣布流亡伦敦,这意味着英国人准备彻底放弃在挪威的抵抗,我们很快可以完全掌握对挪威及周边海域的控制权。诸位,我们长久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德国舰队从此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出北海,英国人的海上封锁线被打破了!”

希特勒手里扬着一张纸,那也许是来自于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海军的将领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英法和挪威军队在堪萨斯维亚作战形势本来就不太妙,加上英法军队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溃败,盟军放弃挪威这样弃车保帅的决定合情合理。不过希特勒似乎忘记了一点,德国舰队虽然可以经由挪威水道相对隐秘的进出北海,但要进入大西洋仍得突破英军在北部海域的警戒线,而即便进入了大西洋,德国海军也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相比之下,更加靠近大西洋的法国西部港口才是德国海军真正期盼的东西。在西线战事开打之前,雷德尔等人对于6空军能否迅击败法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当英法联军主力面临被歼灭的境地、法军残余部队已难以支撑大局时,自彩虹行动之后一直被强压的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的机会。

“尊敬的元,如果法国西部的港口也能为我们所用,挪威和法国将成为我们扼死英伦三岛的两把大铁钳,我们的军舰和潜艇可以随时从这些港口出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的造船工业虽然强大,但只要我们击沉船只的度高过于他们的造船度,胜利必将落入我们手中!”

如此大局观并非雷德尔所独有,事实上,相应的讨论最近几天在海军司令部早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古泽、海

尼茨等人都是讨论的积极参与,可以说雷德尔此时整个海军高层地心声。

“这也是我最近两天所考虑的!”希特勒背着手。目光在桌上的作战地图上搜索着,过了一会儿,他又在四位海军将领的脸上扫视一遍,“目前我们的潜艇部队战绩不错,但还不足够活跃,此外我们的人还观察到主力舰队先前的胜利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英国人为此而产生了强烈地失败情绪,皇家海军地威望前所未有地低落!法国人的失败将是对英国政府最好的警告。我期待着尽快收到英国人的祈和信号。但在这之前我们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压力!”

德国元难得的赞誉令海军将领们感到骄傲。但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人被这种骄傲冲昏了头。在“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姊妹舰服役之前,英德双方海军的实力差距仍是巨大且难以通过战术行动弥补地,有鉴于此,以雷德尔为的海军高层意见非常一致:现阶段以海上袭击和潜艇战术继续扼杀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主力舰队之间的对决应尽力避免。

张海诺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和自己一样从希特勒的话语中理解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意味,早先在私下交谈的时候,张海诺觉希特勒对自己的海军战舰产生了过高地期望——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远优于任何一艘英国主力舰。而德意志级装甲舰足以消灭任何英国巡洋舰,如此配置下地德国主力舰队应该是无敌的。到目前为止德国海军主力舰没有一艘被击沉的事实似乎也加强了希特勒地错觉,然而一旦德国海军遭遇重大失利,他对海军的信任便会跌入低谷。张海诺的担忧并不是胡乱猜想,历史上这位独裁就曾因为海军的连续失利而几乎下达了拆毁德国海军全部主力舰的荒唐命令。

短暂的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