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沈老夫人看了眼徐其容:“我素来觉得你聪明,跟你母亲有几分相似,现在是吃了什么**汤,一个劲儿的帮着外人?人说女生外向,我这外孙女,还没说人家呢,怎么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徐其容脸一红:“外祖母这是说的什么话?容姐儿分明是替沈家考虑!”

沈老夫人叹了口气,她年纪大了,吃过苦,也享过富贵,可她的子孙后代们都是福窝里面出生的,如今天下大乱,她这辈子也活够本了,倒不害怕什么,只是不能看着自己的子孙们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甚至性命堪忧!这些日子她也在琢磨沈家的出路,甚至想过去投靠陈晋凌叛军或者蜀王朝,华裕德却从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只是自己外孙女的面子也不能一点也不给,道:“我记得你素来与霜怜郡主交好。”就算是要给沈家寻出路,也该是往陈晋凌叛军方面着手,怎么就突然冒出华裕德来了?

徐其容咬了咬嘴唇,才道:“小王爷谋反,上至朝臣,下至百姓,有识之士纷纷前往效劳,如今已经过了数月,沈家再去,已然是晚了。何况有姐姐在杜家,沈家只要不偏帮明德帝,小王爷得了天下,也会有沈家的安身之地。至于蜀王朝那边,数月来一直捉杀富人,刚刚占领几座城池,就迫不及待的大修宫殿,选秀女入姚京,定不是能走长远的。”

“就算如此,”沈老夫人纳闷,“华裕德有什么本事护我沈家周全?如今天下三分,可没有华裕德一份!”(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怒气

华裕德到底是什么打算,他虽然不曾明明白白的跟徐其容说过,徐其容自己也看出来一些。

从华裕德亲自带人把她救出来开始,徐其容一直没有看到时时跟在华裕德身边的童儿,而跟着华裕德身边的那些下属,其中一个,徐其容隐约有一点印象,是双桂禅院的僧人。

并不是华裕德安插进双桂禅院的人,而是双桂禅院本来的僧人,徐其容曾在晚课的时辰遇到过他,老禅师说他是刚出生就被丢到禅院门口的,发着高热,好不容易捡回来一条命。

只是,自己的猜测却不能跟沈老夫人明说,于是干脆继续撒娇:“我一个小娘子,如何能知道那么多,外祖母这不是为难容姐儿嘛。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都是顶顶聪明的人,这种事情,他们自会问清楚再做决定啊!”

沈老夫人听她这般说,脸上的表情一僵,有些无奈,叹气道:“什么都没弄清楚,就这般冒冒失失的来做中间人,你这是傻还是太过信任那姓华的?”

徐其容笑道:“自然不是傻……”

后面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沈老夫人忽然脸色一变,神色很是愠怒:“你和那小人交好?”

徐其容一噎,默默地忽略“小人”二字,解释道:“外祖母不必生气,并不是容姐儿故意跟他交好,实在是他曾三番两次相救,不单是容姐儿,就是外祖母知道他做了什么。也必对他改观。”

沈老夫人有多宠溺自己,徐其容比谁都清楚,她知道。自己若说华裕德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哪怕前面是一个火坑,沈老夫人为了报恩也会砸金砸银去填那火坑。徐其容不想让这场合作变了意味。

所以一开始先说了此事对沈家的好处,让沈老夫人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再提救命之恩的事情,让沈老夫人对华裕德的脾气秉性有所改观,最终是以沈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去谈这件事。双方站在一个平等的台面上,而不是单纯的报恩行为。

沈老夫人一听,果然缓和了表情。急切的问道:“怎么回事?他如何救你了?”

徐其容便把太子府相帮、到涪州城后县衙之帮、以及把自己从起义军手里救出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沈老夫人神色异常古怪,最后才道:“所以,你母亲的死。也是因为有他帮忙才真相大白的?”

徐其容嗯了一声:“若不是德公在。只怕徐谨行就如了意,只管着治我爹爹的罪呢,死者为大,谁还去查徐郭氏作了哪些孽!”

提起沈氏的死,沈老夫人眼眶瞬间红了,徐其容有些后悔,也跟着红了眼眶,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要提这一桩事情了!

正想着如何安慰沈老夫人,就听沈老夫人开口道:“罢了。罢了,让人送信给华裕德,这合作的事情,老婆子我亲自跟他谈!”

徐其容惊呼:“外祖母……”

沈老夫人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他那般心思缜密的人,若是让你三个舅舅跟他谈,把自己卖了都不知道!”

徐其容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