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薛蟠笑道:“有劳了。”

那管事忙笑道:“岂敢,大爷可是金科的探花,堂堂的翰林院编修大人,小的怎受得起,能给大爷带路是小的的福分。”

说着已经到了贾政的书房,小厮通传了,薛蟠才进了去。薛蟠记得第一次进贾府也是来此地,那时是为了进京待考,可如今已经成为朝廷中的一员,正是岁月如梭啊。

待进了书房,见着贾政、贾赦、贾珍以及各清客幕僚都在,又忙互相见礼,又和贾政道了贺。

贾政看着薛蟠笑道:“蟠儿此次殿试我亦略有耳闻,那副对联对的绝妙啊。”

旁边的一清客笑道:“正是,‘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难为大人在这样的时候还能想起这个来,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薛蟠在旁笑道:“不过是当时就想到了这个,运气,运气罢了。”

“哎~,大人如此文采,还说是运气,那我们不就只够提笔研磨的份了。哈哈”

此人一说,连贾政也笑了起来。

又一人出来说道:“我听说大人一手颜体楷书,堪称大家,不知可否让我们也一开眼界。”

薛蟠摇头道:“不过是小技耳,尚能拿得出手罢了,怎么能和各位大家相比,休要羞愧与我。”

贾政却笑道:“蟠儿不要谦虚,就写一幅,我们切磋一下就是了。”

薛蟠见着姨夫如此说,也只能应了。

走到桌案旁,提笔沾了沾墨,也不知道写什么,想贾政最不喜诗词哀怨缠绵,书生女儿情思,况今日又是他生辰,想了想,薛蟠提笔写道: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贾政等人见着薛蟠的字,根骨风韵俱佳,可见已有十来年的功力,是下过苦功的,堪称大家之作。贾政虽也指点过薛蟠的学业,亦见过的他字,可还是忍不住出声叫好。即使是他自己,也难有如此好的字。

“贤侄的字是越来越好了,真有颜公的真味在了,真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正说着,外面小厮喊道:“宝二爷来了。”

一听是这孽障混胎来了,贾政顿时板起了脸,“叫那孽障进来。”

宝玉在外面听了贾政的呵斥,顿时一抖,手脚都有些发软了,也只好硬着头皮进来。恭恭敬敬地给各位行礼。今日是父亲的生日,他本应早就过来,只是他又怕父亲骂他,所以一直等小厮们说薛蟠去了父亲那里,才忙忙地敢来。

看着宝玉如此萎缩的样子,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气魄,贾政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真正是恨铁不成钢。

“我只当请不动你了,怎么到了现在才来。”

宝玉忙躬身道:“在老太太那呆了一会子,给姨太太见了礼才过来,所以晚了些时候。”宝玉知道抬出老太太来一准没事。

“哼,既是如此,我还倒希望你不要来的好,省得平白污了我的地方。”

见着宝玉瑟瑟的样子,贾赦笑道:“宝玉也来瞧瞧你蟠兄弟的字,看比你的如何?”

贾政冷笑一声,“比宝玉的字,那是腌臜了蟠儿的字了。他的是什么,不过是小儿学字罢了,连比都是不配的。”

“我看宝兄弟的字倒还可以,他毕竟年岁小,等大些必是好的。况且这字不过是小道,陶冶性情罢了。”薛蟠见着宝玉的腿都有些抖了,忙笑着为他解围,得来了宝玉感激的一瞥。

又笑着对贾政说道:“今日姨夫大寿,外甥还带了礼物给姨夫,望姨夫不要嫌弃才好。”说着让跟来的小厮捧了个装点精致的盒子进来。

待打开来,是一幅字帖,精心装裱过了。是用不同的字体,笔法些的九百九十九个“寿”字,包括楷书,隶书,瘦金体,甲骨文,小篆等,可见用心了。

大家围着这幅字,啧啧称奇。贾政更是喜爱异常,笑地直点头称好,倒把刚对宝玉的气全消没了。

薛蟠瞧了眼宝玉,向他眨了眨眼,宝玉看着所有人的精神都集中到了这幅字上,到也是轻松,朝着薛蟠感激的笑了笑。

大家正在赞这幅字,门外的小厮跑了进来,说道:“老爷,有快马来报,宫里的夏老爷不刻就要来宣旨。”

贾政等人一听,忙吩咐摆案接旨,见着宝玉还在,说道:“你就陪着你蟠大哥去给老太太请安,也让她们放心。”

宝玉忙躬身应了,方和薛蟠一起出去。

封妃

见着贾政等人忙着换衣服去接旨,薛蟠和宝玉则顺着外廊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