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贾政叹了口气,说道:“既如此,就命他来试试,如果实在不好,还是要劳烦各位才好。”又要命人去传宝玉来,薛蟠忙阻止了,说道:“我才从老太太那来,听说宝玉已经去园子里了,我们此去可能会遇到他也说不定,只派个人去前头找他,别走差了就是了。”

贾政点了点头,方吩咐了小厮去了,又带着大家浩浩荡荡地往省亲别塾去。

说来还真是巧,贾政派的小厮正好和宝玉差了路。而宝玉因为心中郁闷,才听了贾母等人去园中玩耍,才没有一会子,却遇到了老太太派了来找他的小厮,说蟠大爷来了,宝玉忙兴匆匆的跑了出去,却正好和贾政等人在大门口遇到,这也不能不说是歪打正着。

薛蟠想着宝玉在此,定会让贾母等人操心,就给三儿打了个眼色,三儿会意,忙带着身边的茗烟去向贾母报信,让她们放心。

也许是薛蟠的人品实在是太好了,起初大家听了宝玉被他老子撞到了,又跟着要一起去逛园子,就更是担心起来,还好茗烟和三儿及时赶到,把原委说了,大家才稍放些心。

贾母叹道:“有蟠儿在呢,宝玉会没事的。”

宝玉看着远处而来的是父亲等人,又知道他们已经看见他了,躲是没地方躲了,只好恭敬地在门侧站了,等着父亲走来。

贾珍看着宝玉说道:“宝玉来的正好,我们一起进去看看。”

宝玉虽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好应了,还好还有薛蟠在,宝玉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朝薛蟠拱了拱手,两人心照不宣。

一路走走停停,也不过是走了省亲别墅的十之五六。薛蟠虽游兴大好,园中虽还没有归置整齐,但是风景却也好,但是看着这满园的奢华,薛蟠更是感叹,如此招摇,哪有不败的道理。

想是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贾宝玉,亦藏拙以待,问起,也不过附和些俗套敷衍。倒是宝玉引经据典,说的也是头头是道,倒让贾政有了些好脸色。

薛蟠随着众人而行,也是高兴。他这也算是游览了原汁原味的大观园了。而从宝玉口中,也听了许多大观园中的名称,比如有凤来仪,比如稻香村。

好不容易大家逛了下来,才到大门,宝玉心中想着家中姐妹,又见薛蟠来了,也想要和他好好说说话,但又没得了父亲的吩咐,只好继续跟着。

贾政忽看了眼贾宝玉,厉声道:“你还不去,看老太太掂记你,难道你还逛不够?”

宝玉得了吩咐,心中高兴,但仍不敢表现出来,还是恭敬地鞠躬送众人去了,只薛蟠走的时候,向宝玉点了点头。待众人走远,宝玉才放松下来,众小厮更是一拥而上,摘了他身上的香囊等物,这又生出了林黛玉缴新香囊的故事,却不必细说了。

只说宝玉得了父亲的夸奖,又安全地回了来,心中喜悦,高高兴兴地回了贾母处。众人见了他,又听了他一番诉说,也是高兴异常。待宝玉拜见了薛母和水婕儿,众人才吩咐他下去换衣休息。

到了晚间,薛蟠和水婕儿回了房,水婕儿方问道:“这贾家二爷还真是众人手心里的宝,我也曾听人说过,说他是衔玉而生,今日妾身看了看他胸前挂着的玉,当真是块稀罕物。常人不是说,奇人必有奇像,看来这宝二爷有来历一说也所言非虚,难怪贾家老太太、太太等人如此娇宠于他。”

“虽说宝玉的来历有些稀奇,但对子女如此溺爱却非良策。”薛蟠又笑着转头对水婕儿说道:“以后我们的孩子,定不能如此才好。”

水婕儿一听怎么说到自己的孩子了,红着脸点头应了。

上元灯节

到了腊月里,京城中就会刮起干涩刺骨的寒风,每天骑着马来回于衙门和薛府之间,对薛蟠而言真是痛苦的考验。骑在马上,冷风总会从袖口,衣领中灌进去,既是他已经穿得很厚重,也会有种被冷风吹着的错觉。

而一直受人关注的甄家弹劾案件,在圣上召集了众位军机大臣商讨之后就一直没有了下文,圣上又再一次的对弹劾留中不发,没过多久,大家也收起了想要看好戏的心情,感叹又是甄家有惊无险的度过。而那几位弹劾的御史大人,虽得了些赞叹之声,也迅速地淹没在了历史中。

当然这也和甄家来人在京城中上下打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再一次的让有心人看到了甄家的富有。甄家这先帝时期就无比受宠的权贵,没想到在新朝圣上这里,也同样恩宠不衰。

薛蟠也一直关注此事,亦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心里还是多了一分沉重和顾及。

因为薛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