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三儿随着薛蟠多年,自然知道大爷是想要去见见多年好友,彭大爷了。

笑着说道:“我们这条路,正是要过长兴县的,算来,大爷和彭大爷也有一两年未见了。”

薛蟠满意地看了眼三儿,对他是越来越信任和贴心了。

想起最后一次彭浚来信中所说,已经和家里定下的小姐完了婚,如今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自不提还好些,既然想了起来,薛蟠就更想快点见到彭浚才好。

长兴县虽然不过是一小小县城,但是因处江南,物产丰富,水路交通发达,向来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所在,比旁的县城就更显出了繁荣之景。

进了县城,处处可见人来人往,商旅不觉,小贩们叫卖,好不热闹。

“没想到,此地尽是如此繁盛。”顺子在旁嘀咕起来,惹得三儿一个白眼,才收住了口。

薛蟠笑看了眼,才说道:“我们先在客栈安顿下来,再去拜访也不迟。”

三儿会意,领着小厮先行一步,去打点一切了。

与外面的热闹不同,县衙之中,却呈现出一种寂静之态。后院之中,下人们都穿着着素色衣服,脸色沉寂。

彭浚看着摇篮之中的孩子,叹了口气。

自他科考之后,衣锦还乡,就依照父母之命娶了早年就定下了亲的小姐卢氏为妻,两人虽说不上琴瑟和谐,但是卢氏贤惠,温柔体贴,日子过地也算是舒心。

他以为他会和卢氏共度此生,可是没想到,一次生产却要了她的命,如今只留下才满周岁的女儿,怎不让他伤心。

“老爷,今日小姐可乖了,竟是不哭不闹,只睁着大眼睛,滴溜溜地看,真是可爱极了。”奶娘在旁边笑着说道。

说起女儿,彭浚眼里就多了些温柔,满含慈爱地说道:“真的,我们家小妞妞也要好奇了。”

看着女儿,彭浚才觉得有些温暖。

家里知道他丧妻,也想要让他再续弦,可是一来,他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二来,也是怕继母待妞妞不好,所以一口就回觉了。

正和女儿玩闹,就听见外面的丫头说道:“老爷,外面有位姓薛的先生求见,说是老爷的故友。”

姓薛,彭浚立马想到薛蟠来,可是如今他不是应该在京城之中,彭浚又有些不确定起来。把孩子交给了奶娘,才整了整衣冠,出了去。

才到大堂,就见着薛蟠坐在那里,怡然自得地吃着茶,三儿伺候在旁。彭浚看到好友,心绪也是开朗了许多,哈哈笑了起来。

“景星,你怎么来了?”

薛蟠看着走进来的彭浚,发现他这些年憔悴了许多,但是举手投足间,却成熟稳重,人也还算是有精神,边笑着说道:“怎么,二哥不欢迎不成?我可是千里迢迢来看你,怎么说也要好酒好菜招待着才行。”

薛蟠如此一说,就把两人这两年多未见的隔阂都消没了,依稀回到了以前,两人把酒言欢的时候。

彭浚也是高兴异常,似乎这些年都没有分开过一般。

“好你个景星,这一来就打算讹我。”请薛蟠坐了,才说道:“你来我高兴还来不及,不过我这乡野小地方,只有些粗茶淡饭,若是你这郡马吃不惯,可别赖我。”

薛蟠摇了摇头,喝了口茶才道:“没想到,不过数年未见,二哥的嘴皮子功夫倒是更甚从前了。你这就是乡野小地,那我一路看到别的县城,就只能算是穷山恶水了。”

彭浚摆了摆手,苦笑道:“我不和你斗嘴,那是自找苦吃。你怎么来这了,别告诉我是来游玩的,你信,我可不信。”

薛蟠叹了口气,才把此行的事情说了一说,当然是表面的,内里的事情,自然是不方便告知。

对于公事,彭浚也知道不能多问,便笑着说道:“如今,你和郡主如何?”

一提到水婕儿,薛蟠自是笑意满满,想起已经出生了的安儿,更是满眼喜意。

“前不久,生了个儿子,起了小名,叫安儿。对了,我记得没错的话,你和嫂夫人也是结婚有年头了,怎么样?”

彭浚苦笑一声,才说道:“那我要恭喜三弟了,你是薛家这房单传,如今有了儿子,薛伯母定是高兴了。我嘛,”说到此,长长地叹了口气,才说道:“夫人去年难产过世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如今,也就我和她相依为命了。”

听到此,薛蟠也是沉重。

世事难料,生死之事,总是对亲人来说特别残酷。

看见彭浚又消沉起来,薛蟠忙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