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看着眼前眯眼享受的样子,薛蟠笑了起来,“再好,哪会好过黄兄家中的。再说,这样的地方,又怎么有茶真能入得了您的口,得一声赞的。”

摇了摇头,“非也非也,这品茶,对我来说,不是非得要那些珍贵稀有的才好。就说这杯吧,虽不是什么顶好的,但是却胜在一个‘新’字上面。”指着嫩绿的茶叶,笑着说道:“今年新到的茶,品出来就是和旁的不同,回甘无穷,另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与之相比,那些老了的,陈旧了的,再好的水,在妙的煮茶工具和手法,也泡不出当初的味道了。”

也不看薛蟠,听着楼下仍在继续的话题,淡淡地说道:“新的总会代替旧的而存在,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规律。”

薛蟠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不过瞬息,又恢复了淡定,笑着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弟受教了。”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尽是笑意。

郭公公在一旁听着,心中却是偷偷地松了口气。

薛蟠知道,皇上是在提醒他,警告他,不要他插手或者搅和到贾家乃至于党争之事,只要站在他这个新皇帝的一边就好了吧。这是帝党和藩王势力的一次角逐,是新旧势力的一次必然的更替。

薛蟠心中叹息,带着淡淡的感激。虽然薛蟠本身就没有想要插手到那些麻烦之中去,但是作为皇帝,能够这样提醒,薛蟠仍是心中感动的。无论水澈出于什么目的,但是,谁还能够享有皇帝这样的关照呢。

想着刚才楼下的谈话,薛蟠心中总是有些不舒服的。红楼梦中的女子,在薛蟠印象中,或多或少,总是带着悲情的迷离色彩。她们是圣洁的女儿家,如今却要遭受那些肮脏匹夫的语言□,实在是可悲可叹了。

不过薛蟠不是宝玉,没有那么多的伤春悲秋,没有女儿是水做的论调,只是想着,妹妹宝钗也是曾在贾府中住过,那个什么吟诗作对的诗社,据薛蟠了解,也是参加的。若是让人也连带着议论起宝钗来,总是让薛蟠心中不快的。

好好的闺阁女子,在古代,若是让世人如此议论,对于名声总是不好。

薛蟠不知道的是,宝钗毕竟是福亲王家郡马之妹,世林望族,帝师的孙媳妇,张家奶奶,哪还真会有人来议论她。世人总是欺软怕硬的,贾家败落之前,也不曾听说,哪个姑娘被外人如此提起的。

不论世事如何变化,该来的总是会来,一切风云变幻,也总是会有拨开丝丝云雾的时候,一切都会有个了断,是东山再起,还是从此沉沦,抑或者……

贾府的结局

看着渐行渐远的一行人,薛蟠心中叹了口气。

水澈的意思,薛蟠又怎么会不明白呢,若不是母亲和妹妹仍顾念着亲戚间的情分,贾府那一大家子的事情,薛蟠自是不愿理会的。

不过就算是如此,薛蟠心中却是有着明确的尺度,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却是清楚明白的很。

老师临去前,总是念念不忘的,就是他还太过年轻,许多事故,却是还需要多多琢磨琢磨历练。好在,张家和薛家如今有着宝钗的情分在,张筑贤念着弟弟的托付,也对薛蟠颇为照顾提点。如此青年才俊,有谁会不欣赏呢。

想着近日得到的消息,和今日皇上的态度,看来贾府没落是肯定的事情了,但言辞之间,水澈仍是念着贾、王二府,毕竟先祖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当今圣上以孝治天下,性命却是不用计较了。想到此,薛蟠也算是松了口气,只要人命还在,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失去的呢?

想着今日的朝局,薛蟠想着却是越见明朗化了。皇上是要对藩王出手了。

自当今圣上登基以来,虽然一直施行仁政,但是却总是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虽太上皇仍在,可以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是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太上皇不理朝政已经许久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子皇孙们,哪个不盯着那把殿阁之上的龙椅,一个个没事还得找些出来,何况如今。

朝廷之中,各势力盘根错节,却是已经渐渐有发展壮大之势。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作为天下间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事情。

三大家族的获罪,就是吹响号角的开始。

贾府一直和瑞安亲王过从慎密,这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事情,而其他两个家族,却也是各有各的势力,和瑞安亲王、廉亲王多少也是脱不了关系。

就算是如今的薛家,也是有许多族丁受到牵连,只是薛家毕竟已经大不如前了,如今的族长,哪能和薛蟠父亲在世之时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