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 (第1/4页)

刚才王平安和李恪出现在城操后面,有些突然,只有前排的百姓看见了,但也没来得及欢呼雀跃一番。大家还都抬着头,想再看看是否还会有人出现?结果没白等,只片刻的功夫,城垛后面又出现人了,这回换了王平安和一个老头儿!

下面的百姓一起欢呼起来:“平安小神医,王爵爷!”啪啪啪,随着喊声,百姓们还鼓起掌来!

有的百姓问道:“那个穿紫衣服的大官是谁,是哪位相爷?”

有人答道:“不认得啊,朝中穿紫袍的大官不少呢,谁知道他是谁!”

有的则道:“连他你们都不认的。那便是长孙大人啊,无忌公,凌烟阁上的第一功臣!”

原来是他呀,他就是长孙无忌!

百姓们在向王平安欢呼一番之后。又叫道:“无忌公,大唐顶梁柱!”

长孙无忌在城垛后面,忽地笑了,冲王平安道:“老夫一直以为,我比你要有名的多,百姓们就算要打招呼也是先和我打,不成想百姓却先认出了你来,然后才认识了我,这倒也真是奇了!”

王平安忙道:“长孙大人每日里操劳国事,哪有时间四处闲逛,百姓自是不认得您,这正好说明您勤于国家之事啊。至于学生,每天无所事事,四处乱跑,也便认识了许多的百姓。学生今后定要学习长孙大人,不再到处乱跑了,要好好的为朝廷效力!”

谁说王平安不会拍马屁的,这马屁拍的,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绝响了!

长孙无忌哈哈大笑,他道:“名利于老夫,已如同云烟,老夫官做到了这个位置,难道还会在乎有没有人认得吗?不过,你这孩子,倒也会说话,明知你在玩虚的,可却偏偏不讨人厌!”

他仍旧单手环抱王平安的肩膀。领他进入门楼。门楼里面站了足足五十多名大臣,清一色的紫袍,所有三品大员,尽数来到,光卫府大将军就有十几位,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一个不落!

王平安向前面一看,就见李世民身穿五爪金龙袍,头戴平天冠,珍珠帘轻轻晃动,端坐桌后,而旁边站着的李治,也是一身正装,就连李世民身后站着的史毒臣,竟也穿着三品的紫袍,一脸的严肃!

原来朝中这么多的大官啊,三品以上的竟有好几十位。整个屋内。只有王平安一个人,是穿着深绯官服的,他的官最小!

王平安进了屋,正想上前行礼。解释一番他为什么迟到了,却见长孙无忌冲他摇摇头,示意他站到群臣的最末,不要多说废话。

王平安心中嘿然,原来刚才在外面是吓唬我的,其实如不是我建议的这件事,又要亲身参予,我连进屋的资格都没有,还解释为啥迟到?此时此刻,我压根儿就没资格出声!

李世民闭目养神,忽然睁开了眼睛。道:“时辰到了吧,外面的天亮了?”

史忠臣忙道:“回皇上的话,时辰到了,不过咱们在城里,看不到太阳跃出地表!”他这话的意思是。时辰已经过了,但那是太阳的毛病,不是皇上您的毛病!

李世民嗯了声。站起身来,头上的珍珠帘哗哗一阵轻响,道:“那便开始吧!诸君,随联出去!”当先出了屋子,走上了城墙!

大臣们按着官阶,逐次出门,别看王平安就站在门边,但他得最后一个出去。每个大臣路过王平安这里,都冲他点头微笑,尤其是李治。竟还冲他眨了眨眼睛!

王平安最后出了屋子,站到群臣之后,这个位置不太好,离皇帝很远,而且他的位置是看不到下面的百姓的。

李世民登上新造的一个红色高台。让下面的百姓都看到自己。就听城下安静了片刻,紧接着。吾皇万岁的呼声,犹如海中巨浪一般,铺天盖地地扑向了城头!

李世民神情庄严,并不微笑挥手。抬头看天,面向正东方向,嘴唇微动,象是在说着什么,但实事上,他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城下的百姓看到皇帝“喃喃自语”心中都想:“皇上这是为了天下百姓,在向上苍祈福啊,愿大唐百姓再不受瘟疫所扰,再不受失去亲人之痛!”

百姓们人人心中感动,犹如割麦子一样,一排排的跪到,高呼万岁。一开始呼声参差不齐,呼了几声之后,呼声统一,整个承天门广场上。尽是:“吾皇万岁

远处大街上,百姓虽看不清皇帝如何,但前面的人既然已经跪下,他们也都跟着跪到,也都开始叫了起来!

王平安站在后面,自看不到李世民的表情,但心中却想:“看来皇帝确是受百姓的爱戴,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