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 (第1/4页)

王平安心想:“这你可给我出难题了,我该留下个怎存样的漏洞让你补呢!”

他道:“普通百姓这方面就算解决了。下一步该解决商号的。臣以为,不如让些衙门,举着写着自己衙门字号的大旗,组成一个老弱之队。也光着膀子围城墙跑,引起百姓们更大的注意。然后再让一个普通商号。来自民间的。但有些背景的。让他们也组成个,队,举着自家商号的旗,围着城墙跑,这样一来。商人们就都想,他家商号能行。我们为什么不行?这么跑一跑,全长安的人不都知道我家的商号了!”

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他又道:“可是该选哪家商号呢,得又要可靠。又要有背景,这个就难选了”漏洞出来了,太子殿下你赶紧补吧。现在轮到你说话了!

李治和王平安心有灵犀,果然出来补漏了,他道:“这个孤早就替你想好了,就用你那座药膳坊吧!”他怕父皇和大臣们反应不过来,不知说的是什么地方,又加了一句:“就是以前东市的八重天!”

李世民和大臣们哦了一声。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但李治这么说出来,他们当然要表示惊讶一下,原来八重天现在归了王平安啊,这件事以前,,现在大家不就通过太子之口。都知道了吗!

李治很得意,冲王平安一笑。眨了眨眼睛,那意思这个漏儿出的好。孤很轻松地就给你补上了!

王平安忙道:“多谢殿下提醒,臣一时没敢往自家的商号上想!”

接着他又道:“这时候。商人们必会议论纷纷,想着自己家的商号。也能象我家的那样,乘一乘东风。然后呢,就再会有人向皇上请愿。想要让他们的商号也跟着跑一跑,举举旗啥的。皇上您又经过慎重考虑后,便也就答应了他们,但是不能白举着旗跑,人人都跑,那不乱了套了,得由朝廷制旗,他们花钱买旗,然后才能去跑!”

李世民呵呵笑个不停,用手指咣咣敲着龙书案,道:“对对。是这么个意思,商人如此一来,就不会觉得朝廷是借机收他们的钱,而是他们费了很大力气,才求到了这个交钱的机会!”

长孙无忌这时忍耐不住了,风头不能全让王平安一个人出啊,自己身为当朝第一臣,也得有点主见不是!

他摸着胡子,笑道:“咱们只允许大唐的商号举着旗跑,番邦在长安那么多的生意人,虽然前些日子赶使者走时,也顺带着赶走了一批胡商,不过他们又偷偷的回来了,人数似乎反有增长。

这么多的胡商看着眼谗,自然也会跑来请愿,想广而告之一下他们自己的商号,如此一来,皇上再慎重地考虑一下,也就答应了他们吧,顶多让他们多交点钱也就走了!”

房玄龄不甘落后,正想着也出出主意。可褚遂良却抢先一步,窜出朝班,道:“臣以为,这样下去,咱们也可以让各个番邦,还有各个部落的左,以自己部落的图腾为旗。围着城墙跑,他们肯定会争着抢着。交上买旗钱的!”

房玄龄心想:“你个老东西。竟然抢我的话说!”他赶卑也跑出来。道:“而且这样一来,卖卖摊位什么的,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臣们谁也不愿意落后。这时候都顾不得皇帝是在听王平安出主意了,全都跑了出来,纷纷献上妙计,如何如何如之何!

李世民看向被挤到后面的王平安,却见王平安又低下了头,慢慢退回自己的位置。他心中满意,这少年不错,不张扬,不居功,知进退。治儿以后由他辅佐,至少可保大唐三十年平安!

,正

李世民一摆手,道:“诸君说的慢些。来啊。记录下来,这件要当成今秋最重大的事来办!”

秉笔宦官答应一声,提笔记录。连在一旁的史官,也开始拿笔记录起来,这是一桩大盛事,没准儿会定为永例,而今天就是讨论这个永例的关键日子,史书上当然要有这一笔!

讨论了好半天,这才将诸般事宜一一敲定,各项任务也下达给各处官署,人人有事做,人人都须做好!

李世民站起身来,挥手道:“好。就这么办!诸君,大家齐心协力。让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动起来吧!”

王平安和大臣们一起跪倒,冲着皇帝大声道;“臣,遵旨”。,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转贴自(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快来看热闹啊

直说龙傲天,他是否是长安医术第一,那是要讨好几天身联彼证明的。但他是长安第一倒霉蛋儿,这点却无需证明,已经被广大的长安百姓们认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