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 (第1/4页)

比赛进行中时,奥德里奇一直坐在教练席上,一边观看比赛,一边与同事探讨。

“为什么不用巴特和哈格里夫斯组成双后腰呢?”

“因为我觉得,这届世界杯应该是巴特最后的国家队演出,世界杯结束后,哈格里夫斯就有能力取代他,能比他更优秀,更出色,而巴特在曼联”

奥德里奇虽然与英足总的合同在今年夏天就会结束,但他相信,巴特在下一个国家队周期,应该没有位置了,现在还用他,并且是给他主力,原因很简单,他的实力与现在的哈格里夫斯接近,经验却比哈格里夫斯丰富,同时又是曼联系,在场上跟曼联球员的默契不是哈格里夫斯能比的,而且,他非常努力,对待这次世界杯,他的心态就和麦克马纳曼一样,职业生涯,最拼,最搏,就在这个夏天了!而哈格里夫斯从心态,经验,以及内心冲劲上,都无法与巴特相比,毕竟他年轻,不会认为这次这世界杯就是他的终点。

无论十年后刚认识哈格里夫斯的球迷是如何定义他,玻璃人也好,忘恩负义也罢,至少08年之前的哈格里夫斯,职业生涯轨迹是一路飙升的,拜仁慕尼黑的主力,曼联的主力,英格兰国家队的主力,这样的高度,就证明了他的实力,若不是伤病,曼联在十年后何愁腰不硬?

“这进攻打得真是让人看不下去啊。”

克林斯曼皱眉不已。

英格兰的进攻,混乱,简单,效率低下!

奥德里奇点点头,说:“看来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如果要准备第二套技战术,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在4321的基础上去改进了。”

兰帕德,乔科尔,阿兰史密斯,这三人顶在进攻最前面,在陷入层层包夹防守的情况下,毫无作为,后腰前置的作用也发挥不出来,因为缺少边路的协防,中前卫的杰拉德防守很卖力,防守范围很大,但搭档的巴里就在防守中总是慢一拍,不知道是否与他在俱乐部打后卫有关。

如果让边路防守直接让边后卫成为第一道,并且是最后一道防线,这是无比危险的,尤其英格兰队的阵地战并不像米尔沃尔那般具有压迫性的攻击力,米尔沃尔那种压迫式的进攻,以边锋的威胁,迫使对方边后卫与边前卫不得不前后夹击。是以攻代守的效果。

但在英格兰国家队。打不出这样的效果。反过来,对方的反击,边路球员的起始位置就更靠前,那么中场球员的协防边路如果慢了,就会让边后卫处在非常尴尬的处境中,特别容易被2过1配合打穿。

奥德里奇之前的想法还是略显幼稚,或许是自大。

就像田忌赛马的策略一样,4321能赢。用4321,赢不了,就换另一套技战术。

长期以来积累的自信令他敢于这样大胆的尝试,却犯下了低级错误。

一套技战术的实验,磨合,成型,成熟,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而且,一支球队,很难说能兼用两套战术。

左手进攻。右手防守,想用哪个用哪个?

想是这么想。但现实,根本不可能,其他主教练也都做不到,奥德里奇只当自己能做到,现实教会他重新做人!

像英格兰队,4321磨练成熟后,再切回442,他们自己用起来都觉得别扭,一个人或许没问题,但要让全队11人都进入同样的节奏中,并且发挥出理想威力,除非,场上是11名世界级球员,那就无需纠结打什么阵型,战术。

重新打造一套技战术,就必须取代之前的战术体系,不可能说之前那一套熟练了,现在再添一套。

奥德里奇进行了自我否定,还好现在只算是在萌芽期扼杀了这自毁长城的念头,即便要有后手,只能在4321的基础上去寻求变化,这个大框架基础不能轻易改变。

就在奥德里奇思绪纷飞时,芬兰队进球了,通过一次反击,利特马宁一锤定音,攻破了詹姆斯把守的球门,芬兰队客场1:0领先!

芬兰队在圣詹姆斯公园球场激情庆祝,像是在宣泄世预赛出局的愤怒,能在英格兰队的主场取得领先,这让他们的宣泄找对了仇人。

奥德里奇站起身走到场边,朝场上球员挥挥手,让球队往后撤一撤,进攻打得一塌糊涂杂乱无章,反而暴露出防守问题,这就是一次典型的转型失败,进攻无威胁,防守不稳固,球场上安身立命的两大利器,英格兰队今天两样都不成。

反观芬兰队,就坚定地打防反,在防守成功的基础上,攻破了英格兰队的大门,这也是一个典型,正如解说员郁闷地说道那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